檀香,这一源自檀香科植物檀香树干心材的珍贵药材,拥有诸多卓越功效。它能够行气温中,开胃止痛,并有效散寒。在临床上,檀香常被用于治疗胸腹胀痛、霍乱吐泻、噎膈吐食以及寒疝腹痛等症状。然而,阴虚火旺及实热吐衄者需慎用檀香,以免产生不适。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檀香的食用方法和搭配禁忌,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享受其带来的健康益处。

基本概述

药名:檀香别名:白檀、檀香木、旃檀、真檀功效分类:理气药性味:辛、性温归经:脾经、胃经、肺经功效:行气温中、开胃止痛、散寒主治:胸腹胀痛、霍乱吐泻、噎膈吐食、寒疝腹痛等症,以及肿毒、寒凝气滞所引发的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和心绞痛等用法用量:内服时,煎汤使用,建议用量为5至3克,且后下为宜;或可入丸、散剂。外用时,适量磨汁涂抹即可。药材基源:檀香取自檀香科植物的檀香树干心材。

功效作用

檀香治疗阴寒霍乱,可与藿香梗、木香、肉桂等配伍,制成极细末,每服3克,用炮姜汤调下。其中,檀香作为君药,擅长行气止痛。针对寒凝气滞所致的胸痹绞痛,檀香可与荜茇、延胡索、高良姜等一同使用。对于金疮伤口,檀香有止痛、止血、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可外用紫檀末进行敷治。若需治疗寒凝气滞引发的胸腹冷痛,檀香常与白豆蔻、砂仁、丁香等配伍,如沉香磨脾散方剂所示。针对心腹冷痛的症状,可用白檀香配干姜,泡汤调下,以温中散寒。此外,檀香还有散寒开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噎膈饮食不入,可配茯苓、橘红等药材,用人参汤调下。对于胃脘寒痛、呕吐食少的症状,檀香可研末后用干姜汤泡服,或与其他药材如沉香、白豆蔻、砂仁等配伍使用。在解恶毒风肿方面,檀香可与沉香、槟榔等配伍,制成檀香饮服用。若需治疗心腹诸痛,属半虚半实者,可用丹参饮方剂,其中包含丹参、白檀香和砂仁。

食用方法:

内服时,一般建议煎汤使用,用量控制在5至3克之间,且后下为宜;或可入丸、散剂服用。对于外用治疗伤口或消肿的情况,适量磨汁涂抹即可。请注意,具体用药需遵医嘱。红花檀香茶材料:红花钱,白檀香7分。制作方法:将药材置于杯中,用滚水冲泡,加盖焖泡约5分钟即可。可反复冲泡3至5次。功效:此茶适用于冠心病及心肌梗塞的患者。

丹参檀香饮组成:丹参50克,檀香(后下)5克。制作方法:将药材加水适量煎煮,连续煎煮两次,合并药汁至毫升。用法:每日服用一剂,早晚各服一次。功效:此饮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用于胃脘痛的治疗。

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实热吐衄者应慎用檀香。若因阴虚火盛导致动血致嗽,则不宜使用檀香。《本草汇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cd/16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