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肥东,有这样一处地方,

高岗旱地,

过去一直种植

小麦、油菜、花生等农作物,

流年气候不利时,

这些庄稼收成就会受到影响,

进而对农民的收入造成损害。

而今当地的农民转变了观念,

大量种植中药材,

一下子将土地收益提高到5倍以上,

原本弃之不用的高岗地

摇身一变成为农民致富的宝地。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这个地方,

既有美丽的风景,

又是一块“宝地”!

5月5日,记者来到肥东县古城镇锦繁中药材种植基地,只见开着红、白、紫颜色的花卉在轻风中摇曳,一垄垄金丝皇菊焕发新绿。

年底,锦繁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负责人薛正应,在大袁村先后流转了亩土地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始种植菊花、白芍、丹参等多种中草药。

薛正应说,中药材种植行业十分有发展前景,国家也提倡。在中药养生中,丹参、白芍是很多中药必须要用的,它们对心脑血管、心脏、都有好处。

正是看中了中草药种植前景,薛正应选择了古城这片高岗地,这里处于江淮分水岭,气候和环境非常适宜丹参、菊花的生长。相对于水稻和其他农作物,中草药的种植管理成本低,一亩地的收益还要高出好几倍。

据了解,基地一年四季都需要请工。除长期请有五六名村民务工外,在采花期,用工需求达到百人以上,村民来这里务工,每天有日结70元的收入,除了获得土地流转费用之外,村民获得了更多的务工收入。

薛正应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基地一年收入在万左右,如果农民自己来种的话,相比种粮食农民亩均收入能翻到10倍以上,由于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在已有5名农户自发参与进来,带动种植面积亩以上。

从种植到覆膜、除草,村民们在技术上遇到的问题,薛正应的公司都会予以引导。“单单是这里的菊花种植,一亩地纯收入可达到-0块钱,种水稻或者麦子一亩地则在0块钱左右,可见药材种植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薛正应说到。

种植中草药,

既美化了乡村环境,

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还对荒废的土地进行了再利用,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厉害!

眼下正是丹参、芍药盛放的时期,

市民如果有心欣赏,

可以自行驱车前往哦~

?信息来源:古城镇

?图片来源:阮雪枫

?投稿邮箱:wxxffd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cd/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