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之声冬令补参,中医教你怎么补
< 冬令进补常选参类, 但参类进补并非人人适宜, 切不可盲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怎么补“参”更科学? 医院 中医科徐月妹为大家讲述 科学补“参”的方法。 “参”未必都可补益 人参、西洋参是选用较多的补虚类中药,但不是所有带“参”字的中药都具有补益作用,有些“参”虽有“参”之名,却无“参”之实。 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功效;玄参则具有清热凉血、滋阴解毒功效。 “参”并非人人可服 中医素有“虚不受补”“六腑以通为补”等说法。身体健康者如果过服补益类药物,非但无益于健康,反而会招致疾病。 补气类 人参 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其中,野山参补益力较大,园参的补力不及山参。又因加工方法不同,有生晒参、红参、白参、参须等规格,作用也稍有差异,以红参、生晒参质量较好,白参较差,参须更次。 西洋参 具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的功效,一般不易导致上火、血压升高等问题,但脾胃阳虚、胃有寒湿者当忌服。 党参 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功效。党参作用温和,因补益脾肺与人参相似而力较弱,常代替古方中的人参,用以治疗脾肺气虚的轻症。 太子参 具有补气生津的功效。太子参性属寒凉,最宜于虚而有热之证,为清补佳品。 参类不可过量服用。过量服用人参,轻者可能出现轻度不安和兴奋,重者出现中毒现象,如全身皮疹、瘙痒、眩晕、头痛、体温升高及出血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补阴类 北沙参 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善治肺阴虚或燥热之干咳少痰,以及胃阴虚之口渴咽干等症状。 南沙参 具有养阴清肺、祛痰、益气的功效。多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黏难咳。 需注意: 上述两类,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及肺胃虚寒者须忌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因制宜”来进补 1.因人制宜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参类。如平素阳虚怕冷之人,可选用人参、党参等甘温或甘平之品补中益气;阴虚火旺之人,可选用沙参、西洋参等益气养阴之品。 2.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不尽相同,如北方的冬季多寒冷干燥,选用时可以人参、红参、西洋参、北沙参为主;南方的冬季较北方而言气温稍高,湿气较大,可适当选用西洋参、党参之品。 3.因时制宜 冬天万物潜藏,养生重点在于“养藏”。因此,冬季是一年中进补的好时节,民间也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 温馨提醒: 在参类的选择上,适宜个人身体状况才是最重要的!若不能准确选择,医院寻找专业医师咨询,再科学进补。 来源:健康上海 原标题:《冬令补“参”,中医教你怎么补更有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j/16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四款药膳可驱寒央广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