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什么引起的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1/9393594.html

吓唬老外有2句金句, 句是,我们有多年历史!老外必佩服得五体投地,yearsofhistory?Noway!!!第二句,我国人均每年吊8瓶盐水!不信吓不死你。毕竟,输液在国外医生看来,是“有生命危险的”。

吊针几十年的“过来人”大概要翻白眼:我就是个吊针专业户,我不挺好的吗?放句话在这里:

算你命大!

网上流行一种说法:输液等于 。很多人信了。医院东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殷少*表示,这话说得太夸张。不过,输液确实如江湖传言所说,存在不小的风险。

1.输液反应,这是最常见的风险。如出现:头疼、低热;严重时发生:全身抽搐、意识障碍、休克。甚至死亡。

——不要动不动输液!

2.由于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量过多,引起心脏衰竭和肾脏衰竭。

——不要耍帅赶时间,

3.由于频繁输液,反复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造成机体耐药,或因输液导致机体的水电平衡出现紊乱。最坏的下场是“无(zuo)药(chi)可(deng)用(si)”。

——怎么办呢,尽量别生病好吗?

所以,医学界其实有一条老一辈流传下来的*金用药原则: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

输液治疗效果比口服药好?(×)

当然,医院要求医生输液,主要是认为输液效果好。殷少*表示,

你错了。

“静脉输液跟口服的最终治疗效果是一样的。静脉输液以后,一天3次分开使用的药物被一次用完,不符合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因此输液并不比口服的疗效好。口服药通常一天分几次服用,这是复合药物的半衰期和浓度要求的,因此建议胃肠吸收功能好的患者,尽量选择口服。”

输液见效快,所以疗效好?(×)

殷医师指出,认为静脉输液药效快所以疗效好,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因为药效的快慢取决于其到达局部的浓度。静脉输液的浓度虽然高,但药物半衰期一过,疗效就会跟不上。

冬天了,吊点丹参通血管延年益寿?(×)

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到季节变换,医院要求吊打一点丹参改善胃循环,通一通血管。

殷医师表示,这种做法不可取。预防性输液除了会面临输液的三大风险外,老年人由于免疫力较差,在输液室一吊几个小时,很容易被传染疾病,本来没病的,吊了一针反而染了病了。

他建议老年人根据医生指导,采用口服药,预防季节性的心脑血管疾病。殷医师强调,老年人千万不可自己在家输液,“家里没有抢救设备,一旦发生输液危险,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院输液时,经常出现不好扎针的情况。殷医师解释,这主要是由于血管硬化后,血管变细造成的(此处友情提醒,运背的一针没扎准,也不要凶小护士,她要紧张了,后面几针估计也扎不准)。

血管软一点的老年人通常都是十针九准,秘诀在于平时的饮食调理,多吃软化血管的食物,如木耳、玉米、大蒜、茄子、坚果、芝麻、山楂、胡萝卜、香菇、海带、紫菜、麦片等。

孩子发烧不退就可以输液?(×)

一些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感冒发烧,会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殷医师提醒,一般情况下,能口服就不注射,能注射就不输液。除非孩子出现了脱水、高烧和惊厥。

还有哪些病不需要输液?

殷医师指出,成年人发生感冒、病*性咽喉炎、急性气管炎、轻度腹泻、膀胱炎等病,都不需要采用输液治疗。

出现哪些情况必须输液?

殷医师介绍,临床上有3种情况是必须要输液的。

1.患者出现吞咽障碍,胃肠无法吸收药物;

2.情况是重危的病人,如患者昏迷或需要抢救;

3.是严重脱水的病人。

对于采用静脉输液的患者,殷医师提醒,不要在空腹或饥饿状态下输液,以免造成胃肠道反应。

11月18日21:30SiTV金色频道《第1诊室》播出

制作/小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s/11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