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雪崩带量采购大幅降药价,业内
“4+7带量采购”试点行动,带来相关药价最高降幅96%,平均降幅52%。同时也引发了医药上市公司股价的大震动:2天内,家上市医药公司,市值缩水0亿元。 对此,一位本土药企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用“好惨”二字形容当前复杂的情绪。 12月7日,国务院召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启动部署会。试点办、联采办负责人就有关问题接受记者采访。试点办负责人表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是对既往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重大改革,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更高的药品。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除了采购的药价降低之外,采购量也与之前的预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有机构预测,将从占比60%~70%的采购量减为30%~50%。 面对量价双降,业内更多的是疑虑:一方面,带量采购是否会挫伤药企利润与创新能力,药企将如何生存?另一方面,带量采购能否修成正果,让老百姓获得低价高质的药品? 业内忧虑药品质量隐患 4+7城市带量采购,是对既往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重大改革,旨在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药价虚高问题。 12月7日,国务院召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启动部署会。试点办、联采办负责人就有关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联采办负责人表示,根据权威部门调查资料,在药品销售价格中,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合理利润,仅占了较小的部分。因此,拟预中选药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后,挤掉的主要是销售费用等“水分”,药品生产企业“还是能赚钱的”。 以正大天晴为例,其恩替卡韦分散片预中选报价为0.62元/片,以最近三年该药品最小规格平均价来计算,价格降幅达到90%以上。对此,正大天晴董秘7日表示:“肯定不会做赔本生意。年应该还好,现在我们也还在测算中。未来价格联动速度,和获得患者的增量还在测算。” 但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忧,恩替卡韦价格降了九成,如此降幅下怎能赚钱?该品种的合理成本在0.8~1元/片,与正大天晴所中标的0.62元/片,还存在着一定距离。 市场的波动,也表明了这种担忧的存在。12月6日国家带量采购预中标结果公布后至12月7日,正大天晴母公司——中国生物制药(.HK)的股价累计降幅超过20%,市值蒸发近亿港元。12月7日,其母公司紧急动用1.67亿港元回购.1万股,力图稳定自身股价。 其实,在中国的药品降价和招标历史上,屡次出现“低价中标死”和降价药短缺。 年中国医药界低价中标蔚然成风,表面上确实达到了药价低的目标,可是,质量却不能得到保障。年9月15日,安徽公布的基本药物第三批中标结果中,蜀中制药片规格的复方丹参片(薄膜衣片)中标价为2.99元。而按照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该规格复方丹参片最高限价为14.1元。年8月30日公布的一批中标结果中,蜀中制药10g×20规格的板蓝根颗粒中标价为2.35元,而国家指导价为10.8元。 以“价格杀手”被市场熟知的蜀中制药,最终以停产、GMP证书没收收场。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曾开展30多次降药价措施,但这些药品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短缺,如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治疗儿童肿瘤的放线菌素D等多种廉价药,都曾出现断供情况。 有专家认为,中标药企价格下降得有点太厉害了,可能会造成不可持续的情况。届时供应不上或是出现质量问题,可能比价格问题还严重。售价承压的药品,又要迫于政策压力保证供应,质量隐患可想而知。 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史立臣对第一财经表示,医保局未来依靠带量采购大幅度压价是有事实根据,上市公司很多营销成本达到了60%以上,这个比例就是医保局大幅度压价的依据。 采购量占比或低于预期 带量采购实际效果能否达到政策预期?采购量的多寡可能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此前的9月11日,联采办召开了工作座谈会,拿出来了带量采购的方案,根据方案,将拿出试点城市60%~70%的市场份额给中标企业,剩余用量的30%~40%,各医疗机构仍可采购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的其他中标、挂网品种。也就是说,其他企业只能分享剩余30%~40%的份额。 这个计划的“采购量”能否真正落地,将决定其对行业的冲击有多大。 银河证券近日测算的结果显示,本次集采量占试点城市用药需求总量的30%至50%。这与此前官方确定的60%至70%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有可能成为影响该政策推行效果的一个关键之处。 史立臣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带量采购重要的是先有量,而且用具体的数据来谈判价格才是真实的带量采购。但既往带量采购的量仅仅是以一省或一市使用量的模糊语言,没有明确的数据。 “拿用药量的占比来谈判,这是不可控的,这个比例医院采购中根本就没办法控制。”史立臣说。 试点办负责人于7日称,近年来,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对推进药价回归合理水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量价脱钩。现行招标采购中,普遍只招价格不带量,企业缺乏销量预期,难以实现药价明显下降。 而此次是坚持“带量采购”。“这是本次集中采购试点最大的亮点。联采办汇总了11个试点城市的用药数量,在采购公告中明确了每个品种的采购量,给药品生产企业明确的预期,有利于其根据采购量自主报价申报,杜绝‘带金销售’现象。”试点办负责人称。 如果按照研究机构的预测,预定60%~70%的采购量减少到30%~50%,那剩余的市场空间被操控的可能性就有所加大。 不过,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此次带量采购的数量是由各城市自主汇报的,医院60~70%的用药需求来上报的,标书中的药品需求量是对各城市数据聚合之后的数量。 机构数据与之前官方数据的不同可能是因为统计口径的差别,证券公司、企业、政府都有不同的口径。各城市医院的用药需求,从市场分析的角度来看,机构可能会将药店、医院、民营企业等用药需求也作为基数来进行计算。一位接近医保局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带量采购并非带比例采购,企业应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s/17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姨妈结束后,常吃这几种碱性食物,或
- 下一篇文章: 吉祥三宝爸爸突然去世,才58岁这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