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新闻网桂林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
眼下,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安阳林州市桂林镇的农民们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田间地头一派忙碌。趁着春耕,在去年基础上,桂林镇今年继续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促进百姓致富增收。 三月春风吹杨柳,满犁膏雨趁春耕,在林州市桂林镇董街村的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耕作场景,村民们正在赶种着中药材丹参,挖坑、插苗、覆土,一连串动作有条不紊。今年62岁的陈俊英通过土地流转和在合作社打工,有了一份稳定收入。 林州市桂林镇董街村村民陈俊英:“转给村委会的2亩多地,给了多元钱,另外又来这做工,又领了多元钱,一共多元钱吧,这样挣了点钱,解决了家里的生活问题。” 去年村里种植板蓝根,今年又多流转土地亩种植丹参,和陈俊英一样,30多名村民都在村里合作社里做工,每天都能领到40元的收入。不仅百姓的收入在增加,近几年,村里积极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合作社规模也是逐年壮大。 林州市桂林镇董街村*支部书记石明拴:“俺村去年种的是板蓝根,板蓝根种了大约余亩,到年底一亩地收益来元钱,这是净收益,可以说去年达到了合作社,群众,贫困户三赢,今年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新流转土地亩,全部种植丹参,丹参前期征地已经全部结束,现在正在栽种,计划用七天时间全部栽种结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董街村丹参种植现场还有一位来自邻村的技术指导平海*,平海*是桂林镇天路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名技术员,为了保证丹参种植质量,他也是天天泡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村民种植技术和规范。 林州市桂林镇天路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平海*:“咱种丹参这一块,从去年农业结构调整方案确定了以后,在桂林镇片区内进行了土地调查,确认比较适合丹参的生长,咱现在提倡尽量不使用化学肥料,尽量不使用农药,尽量不打除草剂,保证用生态的方法,把丹参种成品质好,质量优,让制药企业制出的药品质好。” 年,林州市桂林镇围绕“一减三增两打造”的总体思路,扎实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重点打造了“一基地、一园区、两个示范村”,大力发展光伏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各类中药材4余亩,小杂粮及各类经济林1余亩,兑现镇级财*各类奖补资金余万元。年,全镇33个行*村中,集体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7个村,其中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达到7个。有了去年的经验,年,桂林镇有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林州市桂林镇副镇长刘广云:“年桂林镇的农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是打造“两带四园五基地”的总体思路,“两带”就是在淅河两岸打造中药材、花卉和苗圃观光带,在东南山区村打造小杂粮种植带;“四园”就是在古善,流山沟,元家庄,三井等4个村打造4个休闲观光采摘园;“五基地”就是以北马巷、七泉、南屯、董街、平新庄等6个村为中心,向周边村辐射,打造以丹参、白芷等为主的5个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进一步发挥金桂林联合社的带动作用,扩大扶贫帮带效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来源《安阳新闻网》记者:安阳台徐超林州台冯琛聪聪) 第58期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s/269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丹参加它一起泡水喝不仅保护心
- 下一篇文章: 此中草药需求缺口大,价格在50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