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每日农技地*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
白癜风 http://m.39.net/pf/a_8714221.html地*,又名生地,是常用的重要中药材。随着近几年价格持续上涨,农户的种植信心和期望值增加,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各种病害对地*生产的危害已成上升趋势,种植模式及防治管理技术需改进,因此地*种植的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成为农民关心的热点。地*播种前要考虑施肥及施肥需求量、整地、选优良品种、种栽合理切块、种块消*、及苗期、生长期病虫害防治、使用农药和补施提苗肥,增施叶面肥来满足地*整个生长期的养分供应,到生长后期还有考虑采收期的注意事项,以及采收后加工和储藏的技术。地*种植(1)施肥要点;深耕施肥,地*喜磷钾肥、增施有机肥,补充微生物菌剂,亩用64% 二铵50公斤、 钾肥25公斤、有机肥80公斤(可根据当地施肥水平适量增加),枯草芽孢杆菌5亿/克使用量5公斤配施5%*死蜱颗粒剂4-5公斤防治地下害虫危害种栽。播种时间3月下旬4月初,应采取以种植无病种栽、轮作及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2)种栽处理选用无病和无损伤的根茎做地*种栽,并用25%适乐时倍或用11%先正达宝路倍液浸泡3-5分钟,置于通风处使切口愈合,或用草木灰涂切口后栽种。实行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精选优质品种根茎切块,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整地冲沟播种15-20公分摆种后撒施噁霉灵颗粒剂或者密菌酯颗粒剂2.5-5公斤播后施药并混土防治地*根腐病及苗期病害,及时浇水覆膜。(3)出苗期4月下旬-5月上旬,出苗后及时破膜防止烧苗,淋施啦啦兑克加25%吡唑密菌酯20毫升亩。促进幼苗生长至中下旬苗出齐后幼苗喷施80%代森锰锌倍液或者吡唑嘧菌酯1倍液加1.8%阿维菌素1倍液或者用三唑锡1倍液防止病菌和红蜘蛛侵染。(4)幼苗生长期5月下旬-6月上中旬以防治地*枯萎病和红蜘蛛为主,地*枯萎病的田间识别:主要为害及根茎及幼叶部。初期极近地面根茎和叶柄处呈水渍状腐烂斑,*褐色,逐渐向上、向内扩展,叶片萎蔫。远离地面较粗的根茎表现为干腐,严重时仅残存褐色表皮和木质部,细根也腐烂脱落,土壤湿度大时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体。防治方法;用25%苯醚吡唑酯1倍液加0.01%芸苔素或者甲霜恶霉灵倍液加2%复硝酚钠调节剂10克,或用70 硫菌灵倍液加2%复硝酚钠调节剂10克,加上液体肥料啦啦兑克7-10天连续喷施2-3遍。病情严重时可适当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根据红蜘蛛发生情况实时防治,用1.8阿维菌素1倍液或用三唑锡1倍液。(5)生长中期肥水管理;地*是较奈旱、怕涝作物,要合理补充水分、保持土壤墒情,在整个生长期做到不旱不浇、浇水不浇空水既(浇水补肥),在生长期如果遇的连续雨水天气并雨后高温应及时浇水来缓解温差,防止田间潮湿蒸腾死苗。6月下旬-7月上旬为增肥期,可根据地*长势追施氮钾肥10-20公斤、或用 钾5公斤、或者冲施萌利达冲施肥辅助地*营养生长,生长后期是地*生殖生长期应补充高钾肥来膨大块茎,可选择冲动力4公斤、 钾5公斤、红钾等高钾水溶肥使用。(6)生长期病害6.1、地*斑枯病7月-9月上中旬为地*斑枯病高发期;重点观察地*斑枯病的发生,斑枯病田间识别,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圆形、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12mm,褐色,或中央色稍淡,边缘呈淡绿色,后期病斑上散生小黑点,多排列成轮纹状,病斑不断扩大。发生严重时病斑叶面成片,引起植株叶片干枯。病菌是以分季孢子器随着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次年分季孢子器遇水释放出分季孢子,随着水滴飞溅传播,侵染叶片并发病:病斑上产生新的分季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又引起多次再侵染,导致病害蔓延。地*斑枯病属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雨后高温高湿有利于斑枯病发生,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选用50%丙环唑乳油倍液加75%百菌清倍混配液加开心果叶面肥倍液。或用30%苯醚甲环唑倍液加70% 硫菌灵混配液加液体肥料啦啦兑60倍液等药剂喷雾2-3次,间隔7-10天,根据长势适时适量使用多效唑或用PPO化控。6.2、地*疫病雨季也是地*疫病的高发期;地*疫病是地*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病害,在各种植区均有分布,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症状表现:近地面的叶片和茎基先发病,叶片上先从叶缘形成半圆形、水渍状病斑,后病斑愈合,蔓延至叶柄,叶柄腐烂,导致整株萎蔫。在大田,根腐病、疫病两种病害混合发生。6月中旬可见零星病株,成片蔓延速度很快,尤其在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地势低洼积水、大水漫灌的田块,发病严重,有时甚至因此造成地*绝收。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发病严重。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随病残体组织遗留在土中越冬,翌年菌丝或卵孢子遇水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到丹参上萌发芽管,产生附着器和侵入丝穿透表皮进入寄主体内,遇高温高湿条件2—3天出现病斑,其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病菌以两种方式产生孢子囊:一是从气孔抽出较短的菌丝状孢子囊梗,顶端形成孢子囊。二是由气孔抽出菌丝,菌丝分枝,在分枝上长出菌丝状孢子囊梗,顶端形成孢子囊。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在叶面上静止2小时后萌发或孢子囊直接萌发长出芽管,开始从气孔保卫细胞间隙侵入,菌丝在叶片细胞间和细胞内扩散,也有从气孔伸出菌丝,再从气孔侵入或在叶面上扩展蔓延,经几天潜育即显症。该病发生轻重与当年雨季到来迟早、气温高低、雨量大小有关。发病早气温高的年份,病害重。一般进入雨季开始发病,遇有大暴雨迅速扩展蔓延或造成流行。生产上连作或采用平畦栽培易发病,长期大水漫灌、浇水次数多、水量大发病重。防治方法:1、地*采用起垅种植,增加大田的通风透气性。2、防止田间积水,严格控制土壤的湿度。3、在发病初期用51%氟嘧菌酯.百菌清倍或用60%吡唑代森联倍或用64%杀*矾倍或用增威赢倍倍加液体肥料啦啦兑80克喷雾防治,根据病情发生程度间隔7天连喷2遍。(7)收获期7.1、地*的采收;地*根茎的采收 收获期是10月底至11月初,地*地上部逐渐枯*停止生长后,适时采收,方法1是;用镰刀割去地上部的茎叶,注意不要割得过深,以免损伤根部,等地上部分割去后,用耙子把割去的茎叶搂到一边,露出地表,便于根茎的采收,用地*收获机收获沟深为35厘米左右,挖的深度以不损伤根茎为好,地*易断,所以挖掘时一定要小心,拣拾的过程也要尽量减少根茎损伤。7.2、地*加工地*除去茎叶、须根取其根茎,除尽泥土即为鲜地*,挖取鲜地*时要注意防止破皮。出土后因其容易霉烂应尽快加工。如果一时缺乏条件无法加工,则应留住鲜地*上附着的泥土不要洗,直接放在土地上,再盖上干燥泥土存放,随用随取,但贮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加工时,先去掉茎、叶、须根及泥沙(不可用水洗),放到炕上烘焙。为避免崩裂,先以微火焙烤2天,至大部分地*出汗后再逐渐加大火力。焙烤时要注意常翻动,中途不能停火。再经3天时间,地*会全身柔软,外皮变硬,此时停火取出即是生地,以块大、断面乌黑油润者为佳。 如咨询更多相关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可添加董老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s/7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果断收好人参丹参沙参红参到底啥
- 下一篇文章: 博方堂原来在这个时间吃三七粉,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