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采桑北采桑绣幅山川图绘幅水墨画

记者李剑波

  立春过后,寒意未减,田野和山脚下还有残留的冰雪没有消融,但百草回芽已势不可当……

林药间作依山田园春意浓

  2月6日上午,阳光明媚。从南林高速公路林州出口下道后,沿宽阔整洁的省道南行十余里,记者来到了位于林州市采桑镇南采桑村的药材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条整齐的水泥路通向山腰,一幅锦绣山川图展现在眼前。远处山峦起伏,两山之间,一块块田地从山腰间渐次展开,延伸至脚下。

  田地里,一株株修剪过的树苗排列齐整。树苗下,去年已收获一季的中药材正保持着队形,酝酿着新的生长。

  “去年收成还不错。”安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广*介绍,他们采取林药间作的方式,在果树下培育丹参。去年丹参丰收,每亩产量约斤,每斤售价3元,减去成本,平均每亩地净利润近元。

  该合作社流转了余亩土地,种植了丹参、射干、板蓝根等中药材,销往安徽亳州。合作社还聘用村民打理土地苗木,农忙时节有60多人。

  “每次路过总要看一看,希望这些漂亮的药材赶快长起来。”69岁的村民郭荣朝乐呵呵地说。这几年,他一直没有外出务工,去年在家门口竟然挣了1万多元,这让他喜出望外。老郭指着面前的土地说:“到了五六月份,山脚下就会盛开五颜六色的花朵,如鸡冠花、波斯菊……一簇簇一片片,煞是好看,在远方郁郁葱葱的大山的映衬下,变成花的海洋。”

家庭农场傍水生态景色新

  省道的另一侧是隔路相望的北采桑村。村口,林州市采桑镇产业扶贫基地之一的养心湖生态园已具雏形。站在山坡上向远处望去,两山之间的采桑水库格外耀眼。多亩的湖面结着薄薄的冰,阳光下银光闪闪。冰下淡蓝色的水流晶莹清澈,一眼见底。新修的滨水步道和水系景观仿佛是一条丝巾围在周边。水库的东南   可以想见,春暖花开之际,青山绿水和百花相依相偎,这是一幅多么绚丽的画卷。

  “我们这边种植的是玉露香梨,计划销往北京。”采桑镇胜果家庭农场将在镇里投资重建水库的基础上,以家庭农场的模式,谋划带动村民致富的养心湖生态园。农场负责人王会明介绍,通过招商引资,计划投资5亿元,用5年时间把这里建成集采摘、美食、休闲于一体的好去处。

  年9月,采桑镇投资3万元,将水库精心整修。这座始建于年、曾经因为降水量减少而干涸的水库,如今在养心湖生态园的建设中脱胎换骨,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两个项目将带动区域经济大发展。”林州市农牧局副局长李长生说,“除了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项目的补贴力度外,我们还计划在南采桑村附近建设一座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对产量大增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找到销售途径,打开增值空间。”

  一幅山川图、一幅水墨画,与远处巨大的鲁班塑像交相辉映,展现出建筑之乡采桑镇的秀美景色。

来源:安阳日报编辑:小宣

长按下方图片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s/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