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作用与功效可保肝安神降血脂
可能有很多心脑血管的朋友会在丹参做药使用,丹参的功效都是有目共睹的,对血管有显著的作用,可抗血栓、保肝、强肾健体,这些功效你可能是听别人说的也可能是看说明书上写的,但都不全面,复方丹参片的功效又有哪些?与小编一起来探秘丹参的作用与功效! 丹参对人体的作用 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心、脾、肝、肾血分之药; 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 主治瘀血头、胸、胁、腹疼痛,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温病心烦,血虚心悸,疮疡肿*,丹疹疥癣。 一、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强心。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2.对血管作用。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脑血流量下降。 3.抗血栓形成。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 4.改善微循环。 二、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 1、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丹参制剂治疗:坏死心肌清除快;纤维母细胞分化、胶原纤维形成较明显;肉芽形成比较成熟。局部淤血减轻、血液循环改善,愈合时间缩短。 2、抑制过度增生对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 三、保肝改善肝微循环。 四、抗菌丹参制剂中含有隐丹参酮、 丹参酮,对体外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有抑制作用。 五、降血脂作用 丹参能使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面积明显减少,血清总胆固醇、 三酯、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丹参可抑制高脂膳食家兔的血脂上升。通过研究发现丹参素还能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所以在治疗脑血栓的中药中,丹参就是其中一味中药。 丹参的应用 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常与川芎配伍应用。在治疗胸腹疼痛属于气滞血瘀方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药同用。 丹参可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降低血粘度、降低血脂,可治疗高粘滞血症。丹参能对抗红细胞聚集、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可抑制纤维蛋白元转变成纤维蛋白,因此,具有防止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丹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对心、脑、肾、四肢、肠系膜血管以及动静脉或毛细血管都有扩张作用,并使血流加速、聚积的血细胞解聚和增加开放性毛细血管的数目、可治疗血栓形成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参有凉血作用,又能养血安神,补心定志,安神宁心,起镇静和安定作用,可除心烦、用于高热、烦躁不安。 丹参通脉养血,活血化瘀,调经血,故可治疗妇女月经不调、闭经、产后瘀滞腹痛以及肢体疼痛等症。丹参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常服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丹参能改善肝功能,对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肝炎皆有一定疗效。丹参有凉血散瘀功能,和清热解*药配伍,可治疗疮痈肿胀,能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祛瘀生新,促进组织修复。四物即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配制而成。 历来被视为补血调经的基本方,治疗眩晕、月经不调等症,症见眩晕、耳聋、惊惕、唇爪无华;若妇人肝血不足、冲任脉空虚,则月经量少或闭而不行,血虚每致血行不畅。方中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熟地滋养阴血;佐以白芍和营养肝;使以川芎、活血行滞。四药合用,则补中有通,补而不滞。 复方丹参片 组方:丹参,三七, 性状:本品为褐色的片、糖衣片或薄膜衣片,糖衣片和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褐色,气芳香,味微苦。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 成分分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苦,微寒。归心、肝经。 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常与川芎配伍应用。在治疗胸腹疼痛属于气滞血瘀方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药同用。用于温病热入营血、身发斑疹、神昏烦躁。常与鲜地*、水牛角、玄参等药同用。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药配合同用。 作用 丹参在中国医疗上应用历史悠久,功效甚广。传统医学记载,丹参性寒、味苦,归心经、心包经,专走血分。丹参能通血脉,功擅活血化瘀,故俗称“一味丹参抵四物。”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氧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闷、心悸等症。可治疗心肌梗塞、心肌炎,可改善急性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改变。 蜀中集团大智汇 ID:szjtdzh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s/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七丹参的功效,现在知道还不晚
- 下一篇文章: 三七丹参山楂搭配起来服用,功效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