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食管炎皮肤损伤,肺癌放疗所致的这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ask.bdfyy999.com/ 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肺癌患者放疗后最易发生的并发症,对其治疗程度的好坏,关系到放疗顺利完成的与否和患者生存质量的高低。 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损伤因其发生率较高、治疗较难和危害性大而成为临床难题。临床上将放射性肺损伤分为早期的放射性肺炎和晚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据国内外学者报道,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9.6%~50.3%。由于放射性肺炎为放射治疗的迟发反应,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无菌性炎症,其一旦发生往往很难逆转,因此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中医认为放射性肺炎的外因是放射线,为火热毒邪,放疗过程中患者是处在热盛阴伤、肺热叶焦状态,故放射性肺炎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阴伤、气虚、血瘀、热毒是病机要点。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多以养阴清肺、清热解毒、健脾和胃、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能明显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主要有以下4型: 1、热毒灼肺 (1)主证:高热,咳嗽,咯黄黏痰,胸痛,气急,咯血鲜红,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2)治则:清热解毒,滋阴降火; (3)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2、气阴两虚 (1)主证:为干咳无痰,口干舌燥,气促气急,舌红少津花剥苔,脉细数; (2)治则:益气养阴,润肺化燥; (3)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 3、痰瘀阻肺 (1)主证:咳嗽痰涌,气促喘憋,唇舌青紫,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或涩; (2)治则:化痰通络,活血化瘀; (3)方药:三子养亲汤合化瘀丸加减。 4、脾肺亏虚 (1)主证:咳嗽喘憋,神疲乏力,纳谷不香,舌淡苔少,脉沉细; (2)治则:健脾益气,培土生金; (3)方药:陈夏六君子汤加减; 研究发现麻杏石甘汤、痰热清注射液、清燥救肺汤、丹参注射液具有减轻或防止放射性肺损伤的效果。 放射性食管炎在对肿瘤特别是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经常出现放射线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导致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食管炎为现代病名,针对放射治疗所致的食管疼痛和阻隔不通症状,中医理论认为其具有火热邪毒的致病特点,与古病“噎膈”的气结、火郁、痰凝、血瘀、津枯之病机相符,故放射性食管炎多归中医“噎膈”范畴。 对于放疗中不可避免出现的食管炎性反应,西医目前主要是止痛、解痉、消炎、抗菌、保护黏膜的对症治疗。这些治疗在某种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痛苦,但操作复杂,存在药物副作用,不能降低该病的发生率。而中医药治疗的加入,以其较显著的疗效而保证放疗的正常进行。研究发现竹叶石膏汤、血府逐瘀汤、地榆清凉膏、养阴解毒汤能推迟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初始时间,降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减轻放射性食管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进食、睡眠、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放射线较长时间地对皮肤细胞DNA的电离辐射所致损伤,是皮肤基底层内的前体细胞不能再生新细胞,成熟的上皮细胞持续丢失的结果。急性皮肤损伤多见于放射剂量在~cGy/3~4周时。按国际抗癌联盟急性放射性反应诊断标准:0度,皮肤无变化;I度,出现滤泡、轻度红斑、脱毛、干性脱皮、出汗减少;II度,明显红斑,斑状湿性皮炎,中度水肿;III度,融合性湿性皮炎,凹陷性水肿:IV度、坏死、溃疡、出血。放射性皮炎亦属“烧伤”范畴,但它较高温烧伤愈合慢而且困难,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 中医理论认为,放射性皮肤损伤为热毒过盛、火毒蕴蒸于肌肤,热盛肉腐所致,多采用清热解毒药物和祛腐生肌类药物外敷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研究发现虎杖涂剂、虎柏液、活血生肌水剂外治放射性皮炎均有效。 (本文仅作为科普分享之用,不具有任何的诊疗价值,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大家如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可后台私信我,我会尽力为大家答疑解惑。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肿瘤中医知识,也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tp/17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名方十全育真汤,补气虚补脾虚固肾精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