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咨询网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73945.html

一篇旧文《“我很热爱教育,但我的心很苦!”——如此“精细化管理”适合学校吗?》重新推出后,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这是在我意料之外的。

所谓“反响”就包括了不同意见的争论,这倒是在我意料之中,我也是欢迎的。顺便再次重申,镇西茶馆特别欢迎朋友们对我的文章提出批评。严肃认真的学术争鸣,哪怕语言犀利,都没有关系。但我反对不讲道理的胡说八道,对于某些不是认真讨论而是来撒野的留言者,我是毫不客气,一律拉黑的。昨天我就拉黑了一个。对某些人,我就是不“民主”不“宽容”。我的茶馆我做主!

回头继续说“刷脸考勤”的事。

有些朋友反复强调,对于一些懒惰的老师,如果不用严格的制度去管理和约束,就是对大多数敬业老师的不公。也有朋友说,学校的质量是 目标,为了这个目标,牺牲一些“人文关怀”是值得的,因为换来的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朋友说,“刷脸考勤”确实不够“人性化”,但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这样的校长应该说为数不少——他们有宏大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他们真心想把学校办好,因此总是寄希望于所谓“现代管理理念”把学校的管理“提升一个档次”,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学校不是企业,师生不是员工,产品不是物质……是不是离开了“刷脸考勤”之类的“现代管理手段”,学校就管不好了?我国一大批不搞“刷脸考勤”而实行真正科学而人性管理的学校证明:不是这样的!

我没搞过大数据调查,无法判断现在中国的中小学用“刷脸考勤”管理方式的学校是多数,还是少数。但至少在我周围,“刷脸考勤”并非主流。也许成都是个例外,而全国其他地方比较普遍,俨然“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

但昨天,我即兴在我的校长朋友中做了个小调查:“你的学校刷脸考勤吗?”被调查者有李希贵、程红兵、华应龙、卢志文、李海林、崔其升、詹大年、谢丹琦……有公办学校,有私立学校,有城市学校,有农村学校,有 学校,有普通学校,有常规学校,有特殊学校(“问题学生”集中),有传统学校,有新办学校……调查结果高度一致:他们均没有在自己所在学校搞“刷脸考勤”!

其中,我特别敬佩的李希贵校长还给我打了个“这不是瞎扯淡吗?信息技术的智能是为学生打开另一个世界的。传统的管理方式是有效的,希望把传统有效的管理方式‘智能化’是很荒唐的!”

另一位京城特牛的小学校长在给我说“不支持”的理由是:“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这话源自《道德经》,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

杜郎口中学似乎最应该搞“刷脸考勤”,但崔其升校长回复说:“不搞!自主、自觉是根本;强制、压制是祸害!”

李海林任校长的上海新纪元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他回复我:“管理严了老师反感,管理松了会影响工作。那怎么办呢?很多校长就觉得为难。其实办法在严和松之外。二难状态本身就说明这不是一个严和松的问题。关键是老师们的事业心,是自己的发展前程。校长要让每一个老师都有奔头,还需要刷什么脸呀!”

詹大年的丑小鸭中学,是专收别的学校不收甚至开除的“问题学生”,似乎也有充足的理由,“向严格管理要质量”嘛!然而詹大年说:“对学校这一‘造人’的特殊位置而言,我从来旗帜鲜明反对‘刷脸考勤’。因为刷脸的手段是把‘脸’当成了‘人’的零件了。学校‘造人’是要造完整的人,是要用完整的方式造人。拆分人的管理方式怎么可以造就完整的人呢?学校管理者所有的管理方式都应该围绕‘完整’而设计,而不应该是‘方便管理’。”

我还专门问了问我担任过校长的武侯实验中学的老师,收到的回复是:“没有刷脸考勤,连坐班考勤都没有。”

刚好我今天应邀去重庆涪陵十四中做讲座。这个学校是一所初中,有六千多学生,四百余老师。按某些人的理念,似乎最应该搞“刷脸考勤”。结果,这所学校不但没有“刷脸考勤”,而且老师不用坐班。更让我吃惊的是,这所学校也不要求老师们写教案之类,管理很是“松懈”。然而,该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和教学质量在涪陵是 的!

以上不搞“刷脸考勤”的学校雄辩地证明:所谓“精细化管理”并非学校发展 甚至必须的选择,更不是所谓“现代管理”的“历史潮流”。

任何一个集体——无论团队、单位、机构乃至国家,都必须要有制度,这是常识。而且,作为学校,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这也是常识。如果一个集体没有制度,那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反对“刷脸考勤”绝不是反对严格管理,更不是主张取消制度。

但严格管理,就一定要“刷脸考勤”吗?无论多么严格的制度,永远不要忘记,学校的管理对象是人,而不是物!而“人,是 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语)

认为“如果不用严格的制度去管理和约束个别懒惰的老师,就是对大多数敬业老师的不公”的人,却忘记了,如果仅仅因为个别人懒惰而损害大多数老师的尊严,这岂不是更“不公”?甚至这种思维与“宁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有某种相通之处。

至于说“学校的质量是 目标,为了这个目标,牺牲一些‘人文关怀’是值得的,因为换来的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云云,这种把人(教师)当工具(同时也把学生当机器)的做法,本身就是严重违背教育人性的,还好意思说这种“教育”是“人民满意的”?

我想提醒一些校长,当您以“总有教师懒惰”为由实行“刷脸考勤”的时候,您是否意识到,您这个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懒*”?

我再说一遍——

学校有学校的属性,教育有教育的特点,简单地将其“精细化管理”的 好处,就是管理者省事,但这离真正的教育已经十万八千里了!

年6月6日

我想写一篇呼吁为校长减负的文章,特做如下小调查(请校长们踊跃参与)。

——————————————

——————————————————————

1.本茶馆不定期会有广告文案,我早有说明:《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请感到不适者自行离去。

2.请勿在后台给我发消息,我一般不看后台消息,因为每天铺天盖地的“求助”我无法一一回应和满足,请理解!有事在每天的文章后留言即可。

篇重要文章,欢迎点击阅读

01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

02不做“意见 ”,不为“圈粉”写作

03别老想着请教别人,只有你自己能够帮你自己

04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

鼓励原创,随意打赏

有缘相逢,来者皆客,欢迎再来!

(特别提示:拙著在各网站都有售,感兴趣的朋友自行前往搜索购买就是了。我这里就不单独提供链接了。)

欢迎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zp/1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