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临泉县宋集镇旭茂丹参种植有限公司的中药材基地,碧绿的丹参苗在田间铺陈开来,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农民正在田间挥舞着锄头、钉耙,松土除草。放眼望去,田野间孕育着勃勃生机。

▲农民正在中药材基地除草

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

“临泉县是丹参、薄荷、菊花、白芷、板蓝根等道地药材的主要产地。在宋集镇当地,不少农户长期种植药材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行走在基地,旭茂丹参负责人何晨晨向记者介绍。

年,大学毕业不久的何晨晨了解到种植中药材的广阔前景,从河南驻马店来到临泉县宋集镇,流转土地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经过两年的经营,基地规模已达两万亩,覆盖7个村,旭茂丹参也成为当地响当当的招牌企业。

目前,旭茂丹参基地种植的道地中药材有丹参、紫苏叶、薄荷、防风、白芷、金银花、板蓝根等。每年春秋两季丰收之时,田野上一片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中药材基地(资料图)

“平均每亩可产四五百公斤干货药材,净利润可达元左右。”何晨晨告诉记者,依托公司已经建成的旭茂药业加工厂和外地的药商企业,基地种植的药材不愁卖,已经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前景大好。

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中药材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宋集镇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像丹参这类中药材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整个生长期都需要人工管养,才能保证其品质。”何晨晨说,7月份育苗,10月份移栽,期间除草、施肥、浇水……事无巨细,“人员上得足,管理跟得上,我们的丹参品相很高,鉴定质量远超国家平均标准,自然能卖上好价钱。”

在一片丹参田中,贫困户宋贺林正猫着腰除草。“儿子女儿都在外地上学,家里有生病的老人要照顾,也不能出去打工。”宋贺林表示,自己常年在基地里做一些采摘药材、除草的工作,“一天能挣80多元,挺满足的。”

“中药材种植链长,从栽种、田间管理,到采收、储藏、加工等环节,用工量较大。”何晨晨告诉记者,当前,像宋贺林一样在基地务工的有数百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近百名,有知识、有管理能力的还走上了管理岗位。

▲农民正在中药材基地除草

谈及企业未来,何晨晨表示,将进一步扩大种植和加工规模,并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丹参品牌,不断提高中药材种植效益,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闯出一条以药兴农的产业扶贫之路。

阜阳日报记者赵名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zp/1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