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栽种的猕猴桃苗木能够有较高的存活率,所以村上组织要求我们抢抓农时,这两天要种下亩……”4月9日,走进四川苍溪县永宁镇铺子村,承包大户仲维新正带领着果农们进行着猕猴桃苗木的栽种工作。

近年来,面对农村人口持续流失导致的撂荒土地增多、已建成园区质效不高等问题,苍溪县坚持*建破题,注重发挥*组织和*员作用,整合劳务、技术、营销等多方资源,以*建成效提升园区质效,让一片片“荒园子”成为“致富田”。

*员带头“建园”

阳光下的清晨,岳东镇云寨村*支部书记董长健正带领着一众*员干部对猕猴桃苗木进行施肥、浇灌,不远处,*员志愿服务队的旗帜正迎风飘扬。

“猕猴桃非常金贵,怕风怕涝又怕旱。以前有些农户不懂管护,种下去四五年都挂不了果”董长健说道“所以,在这次的改造中,我们特别注重苗木的修剪、施肥、排水灌水这些环节”。

据董长健介绍,由于低效园的产量低、收益低,村民靠低效园增收致富的希望渺小,对于实施低效园改造这一举措,不少村民都保持着怀疑的态度。

(图为岳东镇云寨村低效园改造后的猕猴桃幼苗茁壮成长)

为消除村民们的顾虑,村*支部组织*员带头承包低效园区和闲置的荒废土地,设立*员示范园8个。并针对猕猴桃苗木习性、日常肥水管护、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要点,在*员示范园内总结出一整套管护技术,面向村民开展无偿培训。

几轮工作下来,村民们思想上的顾虑慢慢地解开了,认领低效园改造的村民也逐渐的增多了起来。村*支部为趁热打铁推广种植技术,又马不停蹄地组织村内的园区种植大户、村民代表实地参观考察、交流学习。

“最初我是不看好这个低效园改造的,觉得就是单纯地浪费人力财力。现在看来改造这个低效园并不是纸上谈兵,是真的能给我们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云寨村村民李兵说。

目前,该镇低效园改造提升已将近亩,其中新植猕猴桃余亩,园区套种丹参等中药材余亩,套种蔬菜余亩。

科研攻关“护园”

在苍溪县猕猴桃产业技术研究所里,副主任张文杰正在对新一批无组织病*猕猴桃苗木进行采样化验。“这批苗木对于预防猕猴桃溃疡病,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张文杰说道。

张文杰介绍道,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该病的发生危害不仅使猕猴桃产量降低,而且还会导致猕猴桃果皮变厚、果味变酸、果形不一、品质下降、商品价值降低。对于溃疡病的发生,许多果农都束手无策,稍有不慎整个园区就会濒于毁灭,对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针对溃疡病这个猕猴桃的“癌症”,苍溪猕猴桃研究所*支部组建*员攻坚队,*支部列出时间表任务图,8名*员专家揭榜领题,先后攻克17个技术难题,建起亩封闭式无病*良种繁育基地,为全县猕猴桃低产园改造提供源源不断的健康苗木。

“我们培育的无病*苗木历经脱*、培育、发芽、定根、移栽,从源头上杜绝感染溃疡病的风险,还可比普通苗木提前一年进行挂果,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苍溪县猕猴桃产业技术研究所所长*波说道。

(图为科研人员察看猕猴桃幼苗长势)

文旅融合“美园”

万树香雪,十里飘香。陵江镇回水社区集体梨园里,前来参加“梨花节”的游客往来穿梭、络绎不绝。经过整体重新改造,这片以往的低效园,已经成为了新的春游赏花“打卡地”。

“确实很美很漂亮,我感觉不比一些收门票的景点差”市民李琴带着全家5口人专门开车过来赏花,她对这里评价很不错。

去年来,回水社区借助低效园改造契机,将社区内低产低效园集中流转到社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按照3A景区标准,高标准打造了亩的苍溪梨集体经济产业园,并且借助地处县城近郊的优势,打起了“文旅牌”。

“改造完后,我们又围绕梨园布置了农事体验园、农特产品展销馆等业态。今年节庆期间,已经实现2万元的旅游收入,带动周边农户增收50万元。明年梨园投产后,预计还可以实现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回水社区*委书记阎宗江介绍道。

近年来,苍溪县大力推进低效园改造,先后组织课题攻关,创新栽培技术4项,选育抗病高产新品种4个,推进低效园改造超6万亩,建成猕猴桃、雪梨等特色园区12个,园区产量提升30%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建引领、集体带动,将低效园改造作为*建引领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推进全县低效园改造成势见效,综合效益大幅提升”。苍溪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仲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zp/1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