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斑蝥》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放屁虫、花斑蝥、羊米虫、花斑毛、花壳虫、小豆虫、斑猫、花罗虫。

药科——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全体。

产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药类——破血消癥。

药性——热。

药味——辛。

入经——肝、肾、胃。

功效——破血,消癥,攻毒,蚀疮,引赤发泡。

主治——瘰疬结核,癥瘕肿块,积年顽癣,赘疣,痈疽不溃。

现治——肝癌,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神经性皮炎。

参治——偏正头风,神经痛,风湿痛,剧烈头痛,斑秃,面神经麻痹,耳卒聋,一切瘘,急心痛,腰腿痛,经候闭塞,疟疾,血疝便毒,牛皮癣,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传染性疣,痈疽不破,疔肿,疣痣黑子,疯狗咬伤。

药理——增强免疫功能,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升高白细胞。

用法——炮制后使用,研末,浸酒醋,丸剂,散剂,外用(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醋涂患处)。

用量——丸剂或散剂(常量0.03~0.06克),外用(适量)。

禁忌——大毒(内服慎用)。入药除翼足,熟炒用,生即吐泻人。畏巴豆、丹参、空青。恶甘草、肤青、豆花。孕妇忌服,消化道溃疡者忌服,心肾功能不全者忌服,体质虚弱者忌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zp/1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