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亮点纷呈大河报middot大
“看,这种红萝卜一样的东西就是丹参,今年一定是笔大收入!”正在帮助当地村民采收丹参的济源示范区文广旅局驻村工作队员史珂忍不住笑出声来。2月19日,正值雨水时节,疫情之下,济源大峪镇小横岭村农民种植的丹参正好喜迎收获季。在田间地头,一个个戴着口罩的村民正忙着将成熟后的丹参进行采收、分拣和装车。“丹参分枝越多、越粗壮就越好,说明其药用价值越大。”当日,和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聊起丹参种植,济源示范区文广旅局驻村 书记段波俨然变身专业丹参种植户,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他告诉记者,小横岭村目前采用的是林下种植丹参,今年亩产可达到多斤,纯利润三千元左右。济源示范区文广旅局驻村工作队队长李中介绍,疫情之下,为了确保村合作社和种植农户利益不受损失,济源示范区文广旅局驻村工作队和驻村 书记通过积极协调机械、组织*员干部、聘用贫困户等方法,在确保安全距离和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有序组织采收、销售丹参工作。丹参种植只是小横岭村发展种植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多项产业之一。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济源示范区文广旅局驻村工作队和小横岭支村两委,立足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着眼短期脱贫和长远发展,把种植业作为强村富民、 扶贫的重要支撑。目前种植业已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构建了合作社经营管理架构。该村成立了小横岭农业专业合作社,选举了理事长、总经理等,奠定了合作社发展基础。全力打造精品桃园项目。该村通过集体控股、贫困户入股、农户参股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目前已发展*桃林果种植业60亩(套种甘蓝近40亩)。带动发展现有种植产业。该村实施核桃良品改接余亩,实施林下种植中草药丹参项目,全村共种植丹参等中药材近亩,涉及农户79户人,其中贫困户17户45人种植45亩,合作社集体流转种植22亩,有效带动了农户增产、贫困户增收。 来源: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记者:李岩崔峰 通讯员:赵矿生 策划:贺双福*国红 统筹:成富营*锦虹 主编:王康 新媒体编辑:王康 济源脱贫攻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cd/7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提前纪念的金婚帮生病的妻子完成心愿
- 下一篇文章: 收藏中药材最佳采收期与药材质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