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药物八月札鹿衔草
25.1八月札 25.1.1释名习性 木通的果实,八月采收,故名八月札。又名木通子。 25.1.2加工炮制 野生。八九月间采摘,晒干,或用沸水泡透后晒干。 25.1.3性味归经 甘寒,入肝胃经。 25.1.4功效 1)疏肝和胃:甘寒,气香能行散开结,寒能降泄郁热,甘能和中缓急。能入肝经行散郁滞,入胃经清泄积聚。多用治肝胃不和,胃热食呆等证。 2)活血止痛:本品气味香窜,能行气活血,理气开结。治疗腰痛、胁痛、疝气痛、通经皆有效。 3)利尿通淋:膀胱者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矣。若湿热下注,煎熬尿液成结石,令小便滞塞,痛引少腹,或尿中带血,苔*脉弦。八月札能通利下焦湿热,助膀胱气化,利尿通淋。 25.1.5鉴别应用 八月札与预知子皆源于木通,八月札为果实,预知子为种子,前者疏肝解郁偏入气分,后者活血止痛偏于血分。 25.1.6《本经》性味 -。 25.1.7性味分析 -。 25.1.8各论 《陕西中草药》:疏肝益肾,肝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泄痢,疝气,子宫下坠。 《药材学》:利气、活血、杀虫、解*、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胁痛,月经痛等证。疏肝,纳肾气。 25.1.9配伍应用 1)配白芍:八月札方向行气,疏肝解郁;白芍苦酸敛阴,养血柔肝,二药配伍,疏肝解郁,气血兼顾,肝脾并治,为调和肝脾药对。 2)配知母:知母苦寒清热,八月札甘寒生津,二者配伍清胃滋肾,用治肾阴不足,胃失濡润,烦热干渴,苔干脉数之证。 3)配川楝子:川楝子苦寒,泄肝郁清肝火;八月札气香,行气活血,理气开结。二药相伍,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4)配橘核:橘核行气,八月札活血,一散气滞,一化血瘀。治气滞血瘀,痛引少腹的疝气。 5)配五灵脂:五灵脂活血,八月札行气,五灵脂活血,二药相伍行气祛瘀止痛。 25.1.10禁忌 阳气虚者慎用。 25.2鹿衔草 25.2.1释名习性 始载于《滇南本草》,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的全草,全年可采挖。又名小秦王草、破血丹、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 25.2.2加工炮制 除去杂质,晒至叶片较软时,堆置叶片变紫褐色,晒干,切段。 25.2.3性味归经 甘苦温,归肝肾经。 25.2.4功效 祛风湿,强筋骨,止血,止咳。用于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 25.2.5各论 张学文:鹿衔草首载《滇南本草》,《植物名实图考》称为破血丹,陕西地区称为鹿寿草。甘平无*,性柔和而不峻,补泻兼能。有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之功效。作为代茶饮,有良好的降血压、降血脂、强心作用。是中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病的良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广泛而平和。叶的作用较根茎强。 例:一张姓女工,59岁。经常胸闷,胸痛气短约2年余。近来胸痛加重半月。舌质暗,舌边有齿痕,脉细。辨证属血脉痹阻,宗气不畅。治法:宣通宗气、畅行血脉。用鹿衔草15g,加入瓜蒌、薤白、丹参、川芎、葛根、降香、赤芍、草决明、枳实、莱菔子、菊花等。连服12剂,胸痹证状大减。疗效十分显著。后以上方去莱菔子,继续服30剂而愈。此方用枳实瓜蒌薤白,行气化痰、宽胸散结。丹参川芎降香赤芍葛根,活血行气消瘀。鹿衔草决明菊花,清肝益肾,降压降脂,软化血管。此方对于气滞血瘀,血管硬化之人,都有较好的效果。 鹿衔草补肾强腰膝、祛风湿作用比较显著,可与杜仲、寄生、怀牛膝配合使用。 强心可配伍附子、人参、桂枝; 降压可配伍杜仲、豨莶草、夏枯草、钩藤、川牛膝; 降脂可配伍草决明、生山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cl/11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必讳言中医里有ldquo对症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春天养肝脏护血管可以这样吃丹参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