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王
关于中药,我其实有很多很多疑问。 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中药,价格、品相竟然相差那么多? 为什么拿着同一个药方,到不同地方抓药,熬出来的中药,味道竟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从多家药店和超市买到的百合尤其是半个月前,一个粉丝拿着药方到家门口的“某 药房”取药,吃完后连吐了三天……让他拿着方子重新换地方取药,结果,一味药没变,只吃两剂,所有症状基本消失。 这件事让我更加坚信:中药里面的道道,实在太多了! 为了弄清诸多疑问,我分别从北京XX堂、张XX大药房、本草XX馆、老XX大药房、管城李XX中医诊所、丹X斯超市,购买了陈皮、白合、枸杞这3味最常用的中药材,请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王宏贤一一辨别比较,也因此了解了诸多关于中药、选药的故事。 王宏贤,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全国中药炮制大赛“亚*”获得者,人称“药王”。 “我不是药王,对得起良心罢了!”采访时,49岁的他仍有着“少年”的羞涩:“我说话太直了,你别见怪!” 见我手上拎着一堆买来的药材,王宏贤顺手掰开闻闻,惯常的笑脸变成了浓皱的眉头:“这药搁哪儿买哩?” 我顿时小紧张:“从外面药店里买的,质量咋样?”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感慨道:“以防风为例,1斤的价格从50块到多都有,所以我常说:中药没有价,就是良心。” 谈及这些年学药、选药的经历,他呵呵一笑:“人生短短几个秋呀,不醉不罢休,如果有酒,我能讲得好一些……” 少年药师“仗剑”方城山,唱一曲“铁血丹心”逐草四方沙漠苍茫,哪惧雪霜扑面; 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厌倦 …… 年,当《射雕英雄传》的这首主题曲《铁血丹心》响彻大江南北时,12岁的王宏贤也高歌着,奔跑在南阳方城一个小村的山头,寻找着丹参、柴胡、半夏、元胡…… 他感觉自己像电视剧里的少年郭靖,奔跑在大草原上,时不时停下脚步,“哼哼哈嘿”比划一招“亢龙有悔”,折一个树枝比划一套“打狗棒法”。 他虽然崇拜郭靖,但不曾想到,若干年后自己会变成岳父“*药师”的模样。 从小上山采药“勤工俭学”,从小在姐姐工作的药房玩耍,对于药的认识,他似乎是天生的,味道、颜色、形状、脉络,那是天然的“道地”。 当年,许多“寒门骄子”都选择了读中专,这样能减轻家庭负担。王宏贤也不例外,年,16岁的他考上了云阳中药学校,那是全省3所中药中专之一。 只要累不死,就照死里学!王宏贤说,那时候真是在“拿命在学习呀”。 年,喜讯来到,因成绩优异,19岁的他被“一级分配”到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工作。 调剂、炮制、质量把关,进修学习上本科,30年如白驹过隙,皱纹爬上脸,皮肤微微红,他似乎把自己熬成了一味“道地”中药。 铁血丹参一片丹参顶四物,一片丹心护一方“如果把每个人比作中药的话,你像一株苦参,过得太苦了……”有朋友这么给他开玩笑说。 王宏贤听完这句话却微微一笑:“不,我觉得我更像一株丹参。” 我接了一句:“都说‘一味丹参顶四物’,丹参有养血、活血、祛斑、安神、化瘀、通络等功效,丹参的药效,能顶‘熟地,当归,川芎,芍药’四味药的总和。” “不不不”,对面的王宏贤听完更不好意思了,“我就觉得丹参虽然普普通通,但好活,生命力强,全国各地都有……” 一片丹参,一片丹心。外皮丹红,内藏铁血。 49年时光,王宏贤终于把自己活成了一株丹参,如同郭靖守护襄阳一样,他也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一方健康。 “每个月,医院都要用掉吨左右中药”,王宏贤说,作为这些中药的把关人,一丝马虎都不能有。 “那是在治多少病,救多少命呀!” “自古医药不分家,我们药剂师是医生最重要的助手”,王宏贤说,从业30多年,他干过制剂、切片等所有一线药师岗位。 如此多面手,还真是“一味丹参顶四物”呀! 乾坤挪移跑20多省市,把自己跑成“中药地图”就像郭靖一样,王宏贤“修炼武功”也用了最笨的方法——重复。 30年跑了20个省市,30年经验熬出了10个字:“真伪优劣炮,典籍市场考”。 王宏贤自信道:只要把握好这十字箴言,什么坏药都进不了患者的口。 选“真”的,选“优”的,拒绝“伪”的、“劣”的——但这还不够,选出来的好药还得精心“炮制”。同时,所选的药材必须达到国家“典籍”标准,“古籍”收载,还需要做好“市场考察”。 王宏贤掐指说着,东北的人参,内蒙古的肉苁蓉、锁阳、赤芍、防风,新疆的肉苁蓉、红花、甘草,四川的*连、贝母、*芪,甘肃的*芪、甘草、当归,云南的三七,广西、广东的陈皮、石斛……到了药材采收季节,他只要有时间,就会买张票去当地,“得亲手挖药,了解药的特性”。 手机里全是考察药材时拍的照片 “老百姓种药可不容易呀!”他感叹道。 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的万良镇,人们用“”的方式种植人参。 啥是“”? 就是说:先在一个地方撒参种、育苗种3年,3年期满,把人参苗移栽到另一个地方,再种3年;3年又期满,再把人参苗移栽到第3个地方,再种4年。 “人参苗不移栽就长不大,就这么移栽2次,前后种10年,才能长这么粗……”王宏贤一边感叹,一边翻出手机,找到他之前拍的人参照片给我看。 顶着日月,一路奔跑,30年他跑遍中国,同时也打通了自我修炼的经络。 火眼金睛每月用吨,我拒绝的劣质药,无数覆盆子里掺山莓,中药材按三比一掺次品或假货。 药商:三比一,三比一的掺大部分都是这样。一比一的掺就有点多了。 记者:哪个三哪个一啊? 药商:这个大的三斤,那个小的一斤。 记者:这样掺过的有人买吗? 药商:有人买,有人专找这样的,小医院也专找这样的,制药厂也都要药沫子,他们什么都掺。俺家的药沫子都没存货。 …… 这是年央视对中国药都安徽亳州的暗访报道。 “我拒绝的劣质药,无数!劣医院,不可能!”说这些话时,王宏贤的声音突然拔高了一些。 有的药商把“山银花当金银花”,直接退货;还有一些药商,弄一些假药来喷上颜色冒充“茜草”…… 提起这些过往,王宏贤像在说别人的故事。 “现在还有人挑战你的‘火眼金睛’吗?”我问他。 王宏贤笑了:“现在少了,但还有人会尝试用家种的冒充野生的,比如防风,野生的有“凤凰眼”,家种的没有——这两种防风的价格能差10多倍。” “因为挖野生药材破坏生态,现在都不让采收,但有些卖药的仍坚持说:我这赤芍就是野生的……” 一方药王先做人后做药,做好人更要做好药!炮制、加工、种植、鉴别、采收、调剂、制剂……30年时光,把王宏贤雕刻成一个“全能型中药人才”。 毕竟,药材买回来只是药材,经过炮制才算是药品,才能让医生入药。 在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8号楼一个神秘的房间,我见识了中药的传统“炮制”技术。 王宏贤手法很快,翻炒几下,目光紧盯锅中药片,突然大喊一声:“快,出锅!” 几片白色药片在火的烘烤下,已变“金*”。 王宏贤获得的荣誉很多:郑州市中药饮片鉴别竞赛 名,全国中药炮制竞赛第二名,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州市劳动模范… 虽已站在中药的“山巅”,但他仍孜孜以求,拜河南省非遗中药炮制传承人朱青山为师,学习传统技法,希望更上层楼。 踏踏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先做人后做药,做好人更要做好药! 采访结束时,太阳的光芒恰好从楼缝照在他脸上,他手扶栏杆目视远方,像极了屹立在襄阳城头的郭大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这句话时,他的语调不高,但如铁块一般,落在他守护30年的这方土地上。 "一键三连"支持一下呀~ 喜姑娘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cl/11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天养肝脏护血管可以这样吃丹参红枣
- 下一篇文章: 眼中有光,心中有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