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药材复合种植模式让闲地生金
“沿海荒地植树造林,林下闲地药材生金”,这种一举多得的林药复合种植模式在我市沿海已经成为现实。12月12日,位于我市沿海经济区的林下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里,13公里长的银杏林下铺上了一层金*落叶,落叶下的芍药悄发红芽,孕育着来年的芬芳。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东台滩涂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周义峰介绍,这近百亩林下芍药是三年前种下的,芍药4-5年一收割,明年这些药材就将收获上市了。“虽然药材价格波动较大,但一亩林下土地药材年收益还是可观的,收入都在元以上,这等于是让闲置土地生金,农户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更高了。”周义峰告诉记者,林下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种植了中度耐荫的芍药、丹参和菊花,重度耐荫的贝母、半夏和射干等药材,示范基地从起初的10亩扩大到亩的规模。据研究数据显示,林药复合种植模式已获成功。 林下种植药材研究小组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汤兴利老师表示,如何提高沿海地区造林的效益,提升人工森林的水平,林药复种是高效生态造林的答案之一。我省沿海地区多为盐碱性粉沙土,林下引入药材种植后,形成“森林-药材-土壤”间的协同效应,能极大提高沿海地区防护林的造林水平;单一造林对沿海土壤改良、防风固沙的效能较低,林下引入药材种植,多样性的林下生物可以形成良好小环境,增强沿海生态林的盖土、保水和改良土壤等的综合防护能力;另外,林下引入药材种植的同时,也引入微生物、昆虫和野禽等,极大丰富了沿海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更有利于维护沿海地区生物安全和生态平衡。 东台作为省沿海大开发的最前沿,拥有林地面积81.87万亩,在东台示范种植林下药材,具有良好的示范推广效应。3年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东台滩涂研究在东台启动了省林业三新工程项目林下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并向周边农户推广种植品种和技术。如今,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效应已初步显现。目前,我市沿海已有近千亩林下土地被周边农户承包,种上了芍药、丹参、贝母、菊花等药材,亩平均收入达1元。 江苏海岸林网面积约万公顷,待发展林地超过万公顷,随着江苏省沿海新一轮大开发的深入推进,海岸带高效、可持续复合造林已成为全省沿海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东台林地复合种植模式的影响不局限于东台,今后将复制推广到更多地区,让更多林下土地生金。 ◆记者:顾敏陈娟编辑:小杨 ◆您的建议,我的动力!互动信箱:dtrbs .治好白癜风光疗费用内蒙古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cl/2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田地里种巨菌草牧草种植,一亩地收入一万
- 下一篇文章: 面对面提供技术服务,手把手示范栽种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