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张水寒、谢昭明湖南省中药原料质量监测与技术服务中心

导读:本技术采用吴茱萸与丹参的相间套种技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打破吴茱萸前期大量投入无收益的局面,有效增加经济效益。吴茱萸定植后,前期植物矮小,大量土地空间被闲置,一方面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闲置土地空间容易草荒,大大增加田间管理成本。丹参为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为大宗常用传统中药材,需求量大,种植1-2年即可采收。本技术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经济收入,避免草荒。

操作程序(步骤)

1、选地和整地育苗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深翻暴晒后,碎土耙平整成高畦。移栽地以山坡地、丘陵地均可种植,吴茱萸对土壤要求不严。

2、吴茱萸育苗移栽吴茱萸育苗以扦插为主,选取1-2年生健壮枝条,将枝条的2/3插入苗床,株行距15×30cm,浇透水,覆膜即可。翌年春季便可移栽,按株行距2×3m挖穴定植移栽,每穴施入足够的底肥,浇透定根水。

3、丹参育苗移栽育苗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方便的砂壤土,耕作土层一般不少于30cm,深翻土地,耙细,清楚石块杂草,整成畦宽1.2m,长3-5m,沟深30cm,宽30cm的苗床,施足底肥。种子和细土拌匀,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浇透墒水,以保持足够的湿度。出苗后,适时间苗和除草。本年秋季或翌年春季按照吴茱萸与丹参相间套作移栽,整地期间施入足够底肥,吴茱萸行与行之间移栽两陇丹参,陇高30cm,株行距20×20cm,栽后视土壤墒情浇适量淀根水,忌漫灌。

4、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丹参幼苗前期做到有草就除,一般中耕除草3-4次;②灌溉和排水:种植基地若有条件可配备喷灌设备,如遇干旱,土壤墒情缺水时,应及时由垄沟放水渗灌或喷灌,禁用漫灌。雨水天气,要及时排水,切忌积水。吴茱萸根部可适当培土,防止积水根部。③追肥:一年可对丹参追肥三次,前期以追氮肥为主,后期可追施磷肥和钾肥。吴茱萸可施情况而定,可施腐熟农家肥。④合理修剪:吴茱萸适当修剪,控制树形,呈伞形,外密内疏。

5、采收吴茱萸定植后2-3年开始挂果,果实有绿色转*绿色,即尚未完全成熟时采收。采果时,注意保护枝条,把果实连同果柄一齐摘下,轻采轻摘,避免震荡果树。采摘过程中,注意不要踩伤丹参。丹参采收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顺垄逐行采挖,将挖出的丹参置原地晒至根上泥土稍干燥,剪去茎杆、芦头等地上部分,除去沙土(忌用水洗),装筐后的药材及时运到晾晒场。采挖过程中,注意避免挖伤吴茱萸。

技术要点

1、吴茱萸和丹参套种吴茱萸和丹参套种,合理布局,注意避免两者生长空间的冲突。在丹参移栽、管理、采收等过程中,避免损伤吴茱萸,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2、肥水管理无论是吴茱萸的移栽,还是丹参的移栽,一定要施足底肥,做好幼苗前期的田间管理。丹参起垄种植,南方雨水天气较多,雨水容易集结吴茱萸根部,因此吴茱萸根部可适当培土。

3、采收吴茱萸果实采收注意季节性和方法性,时间不可过早或过晚,采集方法注意合理性,禁止暴力采集。吴茱萸的采收一般为8-9月,而丹参的采收一般为10-11月,有效避免了劳动力使用冲突。

声明:本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cl/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