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发
导读 急性胰腺炎指因胰酶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甚至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急腹症。年发布了《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7年来,急性胰腺炎在诊治理念、方式、策略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体现学科进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对《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进行了修订,以期为我国急性胰腺炎临床诊疗实践提供证据,并促进其与国际接轨。 一、急性胰腺炎的诊断1.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推荐1:临床上符合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3项特征中的2项可做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3项:(1)上腹部持续性疼痛。(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浓度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3)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符合急性胰腺炎影像学改变。上述3项标准中符合2项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2.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检查 推荐2:除非确诊需要,否则急性胰腺炎发病初期不推荐进行增强CT检查。(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3:对于可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入院时或发病初期应常规进行超声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胆道系统结石。(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3.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分级 推荐4:RAC分级和DBC分级(表1)均可用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分级,二者在预测病死率、ICU入住率及ICU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表1急性胰腺炎分级诊断系统 推荐5:危重型急性胰腺炎(CAP)病人伴有持续器官功能障碍和胰腺(胰周)坏死感染,病死率高,须予以高度重视。(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4.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预测 推荐6:目前尚无准确的SAP预测系统,应严密监护病人的器官功能,警惕SAP的发生。(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5.急性胰腺炎的病程分期 推荐7:急性胰腺炎的病程可分为早期(发病时间≤2周)和后期(发病时间>2周),分别对应病程中的两个死亡高峰,两个阶段的病情可能有重叠。(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一般) 二、急性胰腺炎的治疗1.早期治疗 1.1急性胰腺炎的液体治疗 推荐8:对于确诊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应使用晶体液以5~10mL/(kg·h)的速度即刻进行液体治疗。(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1.2急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指征与时机 推荐9:急诊ERCP无助于缓解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仅适用于急性胰腺炎合并胆管炎及持续胆管梗阻的病人。(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 1.3急性胰腺炎的镇痛治疗 推荐10:镇痛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可能改善病人预后,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镇痛药物与方式。(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一般) 1.4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 推荐11:在胃肠功能耐受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展经口或肠内营养。(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12: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 1.5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 推荐13:急性胰腺炎合并静脉乳糜状血或血 三酯11.3mmol/L可诊断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需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以快速降低 三酯水平。(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1.6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早期处理 推荐14:ACS是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需采用包括增加腹壁顺应性、清除胃肠内容物、引流腹腔及腹膜后积液等综合措施降低腹内压,不建议早期行开腹手术。(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1.7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推荐15: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胰腺或胰周感染。(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 2.后期治疗 2.1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诊断 推荐16:急性胰腺炎病人出现发热、腹痛、全身状况恶化等感染症状时应考虑IPN可能。(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17:建议对怀疑IPN的病人行包括降钙素原在内的炎症指标检测及CT检查以辅助诊断。不建议对怀疑IPN的病人常规行细针穿刺抽吸检查。(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 2.2IPN的治疗 推荐18:IPN是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常需手术治疗。应用抗菌药物及穿刺引流可使部分病人免于手术。微创清创逐渐成为IPN手术的主流方式,开腹手术可作为微创治疗失败后的补充手段。(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2.3IPN的手术策略 推荐19:IPN病人的治疗以“Step-up”策略为主。(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 *目前认为IPN的 干预策略为“Step-up”方式,即首先进行穿刺引流,对引流效果不佳的病人依次进行视频辅助清创和开腹手术。 推荐20:对于部分经严格选择的病例,可直接行手术治疗。(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强) 2.4外科与内镜“Step-up”的选择 推荐21:外科或内镜“Step-up”手术各具优势。现阶段,外科“Step-up”仍为多数中心IPN治疗的 。(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 2.5经皮穿刺引流(PCD)及内镜下穿刺引流的指征与时机 推荐22:胰腺或胰周感染是PCD和内镜下穿刺引流的重要指征,可在急性胰腺炎病程早期进行。(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23:对于存在大量腹腔或腹膜后积液合并ACS的急性胰腺炎病人,亦可进行穿刺引流;应早期(<72h)拔除引流管,以减少继发感染。(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一般) 2.6IPN的手术时机 推荐24:目前IPN的手术干预时机为急性胰腺炎发病4周后。(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2.7胰瘘与胰管断裂综合征(DPDS)的处理 推荐25:DPDS病人 内镜下治疗。(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2.8急性胰腺炎后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及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的处理 推荐26:急性胰腺炎后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常见,可表现为左侧门静脉高压症状,无需抗凝治疗。(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一般) 3.复发预防及随访 推荐27:约20%的急性胰腺炎病人进展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针对病因的治疗有助于预防急性胰腺炎复发。(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强) 3.1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切除的时机 推荐28: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人,推荐尽早行胆囊切除术。(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 3.2急性胰腺炎病人的随访 推荐29:急性胰腺炎病人康复后需进行规律随访以及时发现并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远期并发症。(证据等级:弱;推荐强度:一般)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41(0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j/11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急性胰腺炎什么时候开启肠内营养的争论
- 下一篇文章: 广中医讲堂一顿饭饮8两白酒,男青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