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近日,《济南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济南将着力打造“一圈两带三区”总体空间发展布局,打造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群、中药生产创新引领区、中药流通区域中心城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医药大数据产业优势发展集群,加快中医药强市建设步伐,全市中医药产业到年末将突破亿元。

中医药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生产加工、中药流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等内容。济南是扁鹊故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资源丰富、医疗基础坚实,具有良好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年,全市中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达.6亿元,其中中药材种植(养殖)13亿元、中药生产加工22.6亿元、中药流通领域销售额60亿元、中医药健康服务业18亿元。而且,济南市中医医疗服务和科研机构众多,全市医院5家、医院7家,中医类医疗机构家,国医堂实现基层社区全覆盖。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济南市道地药材种植面积分散,未形成规模优势,缺乏能带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具有地域辐射效应的大品牌;中药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偏小、分布零散,全市23家生产加工企业中,过10亿的企业仅福胶集团1家,过5亿仅宏济堂1家,过半企业年营业收入不足万。

为此,《规划》提出,到年,中药材种植业、中药生产加工业、中药流通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1亿、37亿、亿和40亿元;培育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中药企业2家,过5亿元的2家,过1亿的7家,培育/引进瞪羚企业2-3家、独角兽企业1-2家;备案中药配方颗粒突破个,增加中药新药10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建成30个中医药特色小镇,建成2个省级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力争实现全市“品牌国医堂(中医馆)”数量超过家。

结合地域特色与发展定位,济南市将着力打造“一圈两带三区”总体空间发展布局。

“一圈”,即环市建成区周边,依托各区县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建设30家融中药材种植(养殖)、康养旅游以及文化普及等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小镇,串珠成链,推动形成中医药产业生态圈。济南将以章丘、莱芜、钢城等区为主体,重点发展远志、丹参种植基地,打造雪野湖生态旅游康养产业综合体;依托长清区、平阴县,发展瓜蒌、阿胶、玫瑰等道地药材种植(养殖),建设田园观光综合体;以市南部山区为主体,发展诗画南山,主打森林康养、中药种植等特色产业;以济阳区和商河县为主体,打造中医药特色温泉度假疗养产业。

“两带”,即经十路沿线医、教、研融合发展带,小清河流域产、供、销一体发展带。

“三区”,即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核心,依托宏济堂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建设中医药产业片区;以坚持科研创新为驱动,依托山东中医药大学在大学城片区发展中医药科技片区,重点发展科技创新、中药研发,搭建济南、澳门中医药产业合作转化平台、产业孵化器,助力中医药企业借澳出海;以强化文化传承为支撑,依托药山片区、长清区和大学科技园区建设中医药文化片区。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健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s/15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