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西医治疗原则和中成药用
一、西医治疗原则 (参考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眼科学》) (1)止血疗法:本病发作出血期,可给予止血剂。 (2)病因治疗:患结核病者应行抗结核治疗;有其他炎症病灶时应予抗炎治疗;如有免疫性因素者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3)激光治疗:玻璃体积血混浊基本吸收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网膜有无灌注区者,早期行激光光凝以封闭无灌注区及病变血管,减少产生新生血管和复发性出血。(4)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积血3个月仍不吸收,或虽未及3月但B超检查显示已发生视网膜脱离者,应及时行玻璃体切除术及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并激光光凝病变区。 二、中成药用药方案 1、基本原则 根据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病理变化特点,结合其证候规律,采用整体宏观辨证与局部微观辨病结合的思路和治疗方法进行辨证用药。 2、分证论治(如表):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分证论治以下内容为上表内容的详解,重点强调同病同证情况下不同中成药选用区别。 (1)心火亢盛证: 视力突降,或眼前云雾飘动,玻璃体积血;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 视力突降,或眼前云雾飘动,玻璃体积血;可伴心火亢盛证候、舌质红,脉数。 清心泻火,凉血止血。 明目上清片(丸)、黄连羊肝丸、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如表):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心火亢盛证的中成药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心火亢盛证的中成药(2)阴虚火旺证: 病情迁延,玻璃体积血反复发作;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干唇燥;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病情迁延,玻璃体积血反复发作;可伴阴虚火旺证候、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滋阴降火,凉血化瘀。 知柏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浓缩丸)、石斛夜光颗粒(丸)(如表): (3)气滞血瘀证: 视力急剧下降,眼底视网膜出血,颜色紫暗;伴眼胀头痛,胸胁胀痛,情志抑郁,食少嗳气,或烦躁失眠;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或涩等。 视力急剧下降,眼底视网膜出血,颜色紫暗;可伴眼胀头痛,胸胁胀痛等气滞血瘀证候,舌质红有瘀斑,脉弦或涩等。 疏肝解郁,化瘀止血。丹红化瘀口服液、复方血栓通胶囊(颗粒、片)、血府逐瘀丸(口服液、胶囊、颗粒、片)、丹参注射液(片、胶囊、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如表):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气滞血瘀证的中成药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气滞血瘀证的中成药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气滞血瘀证的中成药(4)脾肾阳虚证: 视物昏矇,病程较长,出现玻璃体腔内增殖膜,眼底视网膜出血增殖病变及新生血管;畏寒肢冷,头晕目眩,面色?白,气短懒言,周身乏力,大便稀溏;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视物昏矇,病程较长,出现玻璃体腔内增殖膜,眼底视网膜出血增殖病变及新生血管;可伴脾肾阳虚证候,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补肾健脾,化痰软坚。补益蒺藜丸、右归丸、附子理中丸(如表):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脾肾阳虚证的中成药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脾肾阳虚证的中成药三、预后 本病预后根据病情轻重、反复发作频率和病程长短而有不同。部分轻症患者虽经几次反复发作,但经及时正确治疗后,可恢复较好的视力。有些患者反复发作的玻璃体出血可持续数年甚至一二十年尚有活动病变,终至一眼或双眼失明。提早采用中药辨证治疗,对于改善视觉、缩短病程、减少病情复发是有帮助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tp/17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羊水过少,喝水来凑靠谱吗澎湃在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