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心胃同治法rdquo治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医七十余载,长期致力于中医中药诊治疑难病证的研究,学验俱丰,对老年病的中医药诊治亦有独到之处。周老认为疑难病证多非一脏一腑为病,病变往往涉及多个层次、多个脏腑。本文针对老年脏腑老化虚衰相互波及,病久合病并病多的特点,从理气通阳治胸痹,滋阴清胃治口疮的病案分析入手阐述了周老运用心胃同治法治疗老年病的经验。 验案分析 理气通阳治胸痹 韦某某,男,73岁,初诊:患者1年前因“心梗”装支架2个,术后胸闷气喘之症虽有所改善,但行走活动时从当心向两侧放射疼痛,午后尤甚,晨起口苦,餐后胃脘痞胀,多食嗳气,或觉食物返流,活动后气喘,手有胀痛,舌暗红隐紫,苔中后部*浊腻,脉小弦滑。证属气滞络瘀,痰浊痹阻,心阳失旷,心胃同病。治法:通阳泄浊,理气和胃。药用:全瓜蒌12g,法半夏10g,干薤白10g,旋复花5g(包),茜草根10g,紫丹参15g,桃仁10g,白檀香3g,砂仁3g后下,紫苏梗10g,甘松10g,莪术6g,炒玄胡10g,九香虫5g,失笑散10g包。14贴。 二诊:药后上下通气,胃脘痞胀好转,心胸闷痛感明显改善,活动后气短亦有好转,时有便意,矢气即减,大便正常,夜寐欠宁,醒后难再入睡,舌暗红隐紫,苔中后部偏左淡*腻,脉小弦滑。气虚络痹,痰瘀阻滞,心胃同病。一诊方加潞*参10g,川芎10g,苏罗子10g,熟枣仁15g,红花5g。14贴。另三七粉1.5g(2次/日)。14贴。 三诊:患者心胸疼痛不显,活动后稍感气喘,偶有泛酸,偶咳,痰白不多,夜寐有改善,二便基本正常,舌暗红隐紫,苔中后部*腻,脉小弦滑。上焦痰瘀闭阻,中焦气郁蕴热。全瓜蒌15g,法半夏10g,干薤白10g,紫丹参15g,九香虫5g,莪术9g,砂仁3g后下,川*连3g,吴萸3g,潞*参10g,南北沙参各10g,苏罗子10g,白檀香3g,紫苏梗10g,熟枣仁20g,生*芪15g,甘松10g,桃仁10g。14贴。 按:周老认为本病病位虽主在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但老年人脏腑功能减退多合病、并病。《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灵枢·经别》曰:“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说明心、胃二者在经脉上是相通的,故常见心胃同病。有学者认为,胃部疾病可反射性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称之为胃心综合征。亦有临床上统计,1/3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灵枢·厥病》篇谓:“厥心病,腹胀胸满,心尤痛者,胃心痛也。”这是对心胃同病的最早描述。心主血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之海。生理上心胃血脉相通,病理上又相互影响。本案痰瘀痹阻,心阳失旷,气滞络阻,胃气胀满,失于和降,上逆撑胸,治当心胃同治。方予瓜蒌薤白半夏汤、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方中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主方,通阳宣痹,豁痰散结;失笑散、茜草根、紫丹参、桃仁、莪术活血散瘀以抗凝降粘扩冠;白檀香、甘松、九香虫、炒玄胡、旋复花、紫苏梗、砂仁以理气降逆,和胃止痛。有动有静,通补兼施,保证血脉通畅。胃气和顺则有助于心胸血脉调达。复诊后患者胸闷痛逐渐控制,仍有时反酸、夜寐欠宁、舌红等,故原方加潞*参、*芪、川芎、苏罗子、熟枣仁、红花、三七粉等以增健脾理气、活血安神之力;予川*连、吴萸降逆和胃以巩固。 滋阴清胃治口疮 患者季某某,女,61岁,初诊:口腔破溃反复10余年,近1周来,因饮食不慎,复加疲劳,口腔舌体破溃疼痛,口中有灼热感,口气,口干,小便*赤,面部烘热,舌质暗红,苔*,脉细滑。辨证属肝肾阴虚,胃热津伤,治法滋阴泻火,心胃同治。处方:生地*15g,玄参10g,天麦冬各10g,南北沙参各10g,*连3g,石斛10g,天花粉10g,知母10g,白芍10g,炙鳖甲10g(先煎)、牡蛎25g(先煎)、木通3g,*柏10g,生甘草3g。14贴。 二诊:药后口疮有改善,面部烘热不著,口唇口腔时有麻辣感,口干欲饮,胃有嘈杂,寐差,小便色*,苔*质经红偏暗,中部小裂,脉细滑。一诊方加生石膏25g(先煎)、酸枣仁25g,芦根30g。 三诊:从阴虚郁热,心胃同治,口疮消失,口唇口腔麻辣感不显,稍有胃胀,睡眠可,小便不*,苔薄*质偏红,中部小裂,脉细滑。一诊方去牡蛎、炙鳖甲、*柏,加枳壳10g,苏梗10g。14贴。 按:《内经》云:“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患者年愈六旬,阴虚之体,复因饮食所伤,致心胃同病,阴虚热郁,上炎口舌,生疮灼痛作也,分析其他症状,口干、口气、面赤、尿*、舌红苔*等,也都反映阴虚火旺之症。治疗上一方面清热泻火,另一方面滋补增液,故方中以*连、知母、石膏清泻心胃之火;石斛、天花粉、沙参清养肺胃之阴;生地*、玄参、白芍、鳖甲、牡蛎滋阴潜阳;木通清心通利,泄热于小肠。三诊出现胃中作胀,故去牡蛎、鳖甲介类之药,恐其伤胃,增以苏梗、枳壳药性平和,理气和胃,无温燥伤阴之弊。全方共奏滋阴清热泻火的功效,口疮得以消除。 主讲人介绍 陆广莘,男,汉族,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年10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往期精华文章导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zp/11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15个简便实用的皮肤病外用方
- 下一篇文章: ldquo更年康汤rdquo,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