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精图治”第四届中青年医生冠心病病例论坛总决赛病例之六

医院

病例介绍

病例1

患者男性,63岁,主因“反复活动后胸闷、胸痛10年余”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10年多前开始出现劳累后胸闷、胸痛,位于心前区,性质隐痛,约巴掌大小,无明显放射痛,持续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未行诊治。近2年来病情较前加重,夜间或晨起可出现,持续半小时。患者于-05-12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见多处临界病变,给予“阿司匹林0.1gqd、瑞舒伐他汀10mgqn、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qd、单硝异山梨酯缓释片50mgqd”治疗,病情未见缓解,遂来我院就诊。

体格检查

血压/78mmHg,神志清楚,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未见扩大,心率77次/分,律齐,未及杂音。双下肢未见浮肿。

辅助检查

外院冠状动脉造影示,LM未见明显狭窄;LAD近段30%狭窄,中段50%狭窄,D1开口50%狭窄;LCX近段50%狭窄;RCA中段60%狭窄,后分叉前70%狭窄。入院心电图可见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图1)。

图1.心电图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初步诊断

冠心病不稳定性冠心病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诊疗经过

患者冠状动脉存在多支病变,并可见多处临界病变,未行介入治疗。既往单纯药物治疗未能使其病情缓解,需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并行FFR检查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是否为罪犯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图2)结果显示:LM未见明显狭窄;LAD中段略显毛糙,可见20%~30%狭窄,D2分支开口约50%狭窄;LCX近段可见60%狭窄;RCA第2转折处约60%狭窄,后分叉前约70%狭窄。进一步评估LAD、LCX及RCA的FFR分别为0.88、0.94和0.92(图3)。

图2.冠状动脉造影

图3.FFR测定

该患者临床症状支持存在心肌缺血,但冠状动脉造影及FFR检查无法确定罪犯血管,故无法实施进一步介入干预。此外,患者存在Ⅰ度房室传导阻滞,限制了足量β受体阻滞剂的安全应用,而现有长效 酯类药物对胸痛症状控制效果欠佳。另外,患者病情特点高度提示存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或冠状动脉痉挛,故有必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遂将瑞舒伐他汀用量加倍,将美托洛尔改为地尔硫卓,单 异山梨酯改为尼可地尔;后患者胸痛缓解,且出院前未再发作。

病例2

患者男性,66岁,主因“反复胸闷、胸痛半年余”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年12月开始出现反复胸闷、胸痛,以夜间至上午多见,活动后明显,位于心前区,每次持续5~10分钟,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可缓解。年3月及6月外院两度造影提示多处临界病变,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瑞舒伐他汀调脂,单 异山梨酯缓释片扩血管,美托洛尔及卡托普利降压”等治疗。但患者病情未见缓解,入院前一天早晨再发胸闷、大汗伴头晕、黑朦,遂来就诊。

既往史、个人史

高血压病史10余年, /mmHg,间断服药。长期烟酒史。

体格检查

血压/82mmHg,神志清楚,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未见扩大,心率60次/分,律齐,未及杂音。双下肢未见浮肿。

辅助检查

心电图未见异常(图4)。外院造影(图5)显示,LM未见明显狭窄;LAD近段30%~40%狭窄病变;LCX开口可见斑块,约50%狭窄,中远段60%狭窄病变1处;RCA中段约60%狭窄病变1处。动态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图4.心电图未见异常

图5.外院冠状动脉造影

初步诊断

冠心病不稳定性冠心病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诊疗经过

该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并可见多处临界病变,无法确认罪犯血管。既往单纯药物治疗并未缓解病情,而外院短时间内两度造影显然再次动员患者复查造影及FFR检查存在困难。患者临床症状支持存在心肌缺血,但冠状动脉造影无法确定罪犯血管并进一步介入干预。目前,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相当全面,但现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包括长效 酯类药物对其胸痛症状控制欠佳。此外,患者基础心率较慢限制了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而其胸痛夜间频繁发作符合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缺血发作的特点,也是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禁忌证。遂调整原有治疗方案,将美托洛尔换为地尔硫卓,将单 异山梨酯换为尼可地尔;后患者胸痛缓解,出院前未再发作。

诊疗体会

研究发现,冠状动脉造影仅可检测到5%的冠状动脉树,95%的冠状动脉微循环无法显现。临床实践中,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CMD)发生率较高,涉及患者人群广泛,且会增加不良事件风险,需予以







































怎样控制白癜风
北京 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zp/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