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化湿的佛手中药知识
佛手 佛手柑(C.m.var.sarcodactylis),或称佛手,为枸橼的变种,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通常用作中药,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为观赏植物。近年来,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凉果食用及出售。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它的外形长的很像佛手。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 ,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 同属植物香柠檬有时也被误称为佛手柑。 ——搜狗百科 别名手桔,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和中化湿化久痰 常用食疗 1、佛手10g,大米50g,冰糖适量。将佛手洗净,水煎取汁,加大米、冰糖一起煮粥即可。具有健脾养胃、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年老胃弱、胸闷气滞、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呕吐等。 2、鲜佛手10g,加生姜6g,水煎去渣,加白砂糖温服,每日1次,治疗痰湿咳嗽。 3、佛手15g,藿香9g,姜皮3g,水煎服用,治疗哮喘。 4、佛手10g,青皮9g,川楝子6g,水煎服,早晚各一次。用于肝气郁结、胃腹疼痛等。 5、佛手20g与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用治白带过多。 6、佛手30g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或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mL,密闭,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mL,可治慢性胃炎、胃腹寒痛。 7、佛手30g,丹参15g,麻*0.5g,杏仁15g,五味子3g,细辛3g,六神曲15g,炙甘草3g。先用武火将药烧开,再文火煎10分钟,每次量约mL。趁温服用。每日1服,日煎2次。具有理气宽胸、化痰平咳功效,适应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8、佛手片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有舒肝理脾、和胃定痛功效。适应于慢性胃炎、肝肿大、慢性肠炎消化功能低下等。 9、佛手片10g,*柏6g,六神曲10g,红花6g,赤茯苓10g,茵陈20g,每日一剂。主治*疸病等。 10、胁肋疼痛,心烦易怒,消化不良等:用佛手g,五加皮30g,木瓜、青皮各12g,栀子、陈皮各15g砂仁、良姜、肉桂各9g,木香、丁香各6g,当归18g,白酒20斤,冰糖5斤。上药为粗末,装入绢袋内,入酒浸文火煮之,滤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约30g,1日3次。孕妇忌服。 11、肝胃疼痛(包括慢性胃炎,胃神经痛等):鲜佛手12~15g(干的6g),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佛手、玄胡索各6g,水煎服。 食疗做法佛手柑粥主料:佛手柑15g、粳米g,冰糖50g。 做法:先将佛手柑洗净,切碎,加清水1mL,煎取0mL果汁,放瓦罐中备用;粳米淘洗干净,与冰糖一起放入佛手柑汁中,小火慢炖30分钟成粥即可。 药用价值:健脾养胃,理气止痛。治疗胃弱气滞、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胁胀、痰咳、呕吐等病症。 白扁豆佛手粥主料:白扁豆60克(鲜者加倍),佛手15克,粳米60克。 做法:将佛手加水煎汤,去渣后再加入扁豆、粳米煮成粥。 药用价值:健脾益胃,清利湿热。适用于脾虚湿热所致的老年溃疡病。 玫瑰佛手露主料:干玫瑰50克,桃仁15克,葛根粉30克,佛手30克,干姜15克,蜂蜜50克 做法:1、冷水放干姜大火煮20分钟左右 2、放佛手煮10分钟左右 3、放桃仁煮10分钟左右 4、放玫瑰煮20分钟左右 5、葛根粉放点冷水调成糊状(水要少) 6、用网勺把锅中的药材取出,把葛根粉糊放到锅里搅拌 7、开小火煮半分钟,不停搅拌 药用价值:夏季天气热女性喜欢吃冰的东西,容易月经不调,特别是肚子痛。这个饮品可以缓解肚子疼痛。这些药材中药店都有的卖。玫瑰可以补血活血,佛手有行气止痛的功能,桃仁可以活血化瘀,葛根可以滋阴养肝的功效。可以尝试看看。有花瓣过敏,子宫出血的人不要食用。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s/457.html
- 上一篇文章: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
- 下一篇文章: 丹参配伍系列临床应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