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2074.html

本医案为郑学农老师治疗的乏力医案一例,特与大家分享。

病案分析

刘某某,女,63岁,退休,延津县人。

主诉:因“乏力2年”。

现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服用药物后可缓解但仍反复。行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今为求中医治疗来诊。现自觉心中乏力,疲惫感,心怯,语声无力,休息后稍缓解,服“补气血药”缓解,停后仍反复乏力,纳可,时有噩梦,二便正常。查体:舌质淡红,苔白,脉关弱无力。

既往史:体健。

过敏史:无。

中医诊断:虚劳

证候诊断:心肾不交

西医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

治法:补肾济水,滋阴养心

处方:六味地*丸加减

熟地*12g山药15g山萸肉12g茯苓12g

牡丹皮12g泽泻9g*芪30g当归15g

枸杞子12g何首乌12g石斛12g*精15g

丹参20g柴胡15g炙甘草9g

共7剂,日一剂,水煎服

复诊:服上述药物七付后,乏力感减轻,但仍感心怯,继服14剂后,症状明显好转,自觉力气增,睡眠好转。

按语

虚劳以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损所致的虚弱不足证候为其特征,在虚劳共有特征的基础上,由于虚损性质的不同而有气、血、阴、阳虚损之分。

郑老师主张心虚乏力,心绞痛等心脏疾病“从肾论治”,加之患此疾病多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渐长,伴随肾阴不足的问题,久病则虚,因心肾不交,肾阴不足而致肾水不能上济于心,使心阴失养,出现心虚、心痛、胸闷等症状。郑老师曾“从肾论治”治疗诸多“冠心病”患者,运用汤药、膏方等多种剂型,服用两月左右,均取得明显的疗效。

郑老师予六味地*丸加减,方中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配伍泽泻利湿泄浊,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精、枸杞子、石斛滋阴,*芪、当归补血,丹参活血,柴胡疏肝,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上济于心阴以达“水火相济”。

审稿:娄*驰

注意:“郑学农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j/1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