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涛教授辨治心悸病典型案例分享三百三
一般情况:患者刘某,女,6岁,汉,开封杞县人,药物过敏史:无。年6月26日初诊。 主诉:间断胸闷、气短2个月。 现病史:患者近2个月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医院查心肌酶偏高,诊断为“心肌炎”,服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治疗,随来就诊。纳眠一般,大便干,小便可。舌质红、尖红甚,苔薄白,脉沉细。既往史:否认其他病史。体格检查:心率86次/分,律齐。于我院查心肌酶示:CKMB25U/L↑,LDHU/L↑,α-HBDU/L↑。 中医诊断:心悸 证型: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 初诊方药: 年5月13日复诊:患者诉服药后胸闷、气短症状较前减轻,但时有发作,纳眠一般,大便稍干,小便可。舌质红、尖红甚,苔薄白,脉沉细。 处理:6月26日方瓜蒌改为15g,火麻仁改为15g,升麻改为9g,柴胡9g,余不变。20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律复康胶囊60粒×2瓶,用法:2粒3次/日口服。 年6月24日复诊:患者服药后胸闷、气短不明显,纳眠一般,二便可。舌质红、尖红甚,苔薄白,脉沉细。 处理:5月13日方加麦冬6g,去瓜蒌,余不变。20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年7月15日复诊:患者服药后胸闷、气短消失,未诉明显不适,纳眠一般,大便稍干,小便可。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复查心肌酶正常。 处理:6月24日方加瓜蒌10g,余不变。10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按语:根据患儿的症状及相关检查,西医诊断为“病*性心肌炎”,可归属于中医“心悸”。其病位在心,根据病证的临床表现,应分辨病变有无涉及肝、脾、肺、肾,是病及一脏,还是病及多脏。其病机有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阴、阳亏虚;实为气滞、血瘀、痰浊、火郁、水饮。且两者常相互夹杂。案例中,结合患儿病史,四诊合参,当属气阴两虚。选四参定悸饮加减治疗。方中太子参、五味子、百合益气养阴;莲子心、炒酸枣仁清心安神,宁心定悸;鹿衔草、红景天益气活血;郁金性辛苦寒,行气活血、清心通滞;丹参清热活血化瘀,兼除烦安神;桔梗、升麻、柴胡升举清阳;老茶树根、回心草清热活血;金莲花、虎杖、贯中清热解*;全瓜蒌、火麻仁润肠通便;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时患者诉服药后症状较前减轻,仍大便干,故加大瓜蒌、火麻仁量;加大升麻、柴胡量,以升举清阳,治其本。三诊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舌为心之苗,故加麦冬以养阴生津、清心润肺;四诊患者胸闷、气短消失,大便稍干,加瓜蒌以润肠通便;余未诉明显不适,复查心肌酶提示正常。继服10剂,以巩固疗效。嘱患者注意休息,勿受凉感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j/11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牛蒡根的功效与作用,牛蒡根的禁忌人群有哪
- 下一篇文章: 7个神效秘方,自古传至今,个个灵验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