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林下药致富
万物繁茂,始于立夏。随着夏天的来临,中药材生长进入关键时期。在海拔米的剑河县敏洞乡北斗村,云遮雾绕的山林间,一株株沾满雨露的中药材*精伫立于湿润的*土上,生机盎然。“这是年初种下的60亩*精,今年我们要扩大到亩,好好把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北斗村村委会副主任、村合作社负责人姜敏说。今年2月,该村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精产业,预计年利润在5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就近务工的同时,还将利润的50%用于分红,带动村民持续增收。接过话茬,北斗村*支部副书记龙明文说:“县里、乡里都很支持我们发展中药材产业,村里计划下一步发展淫羊藿,把更多林下土地利用起来。”北斗村对于中药材产业的坚持源于自然条件,更源于清晰的产业定位。敏洞乡位于剑河县东北部,山高坡陡切割深的环境让这个人口仅1.4万人的乡镇在过去产业发展中受限,高达74.4%的森林覆盖率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随着“两山论”的深入践行,高森林覆盖率与自然环境优势让敏洞乡窥见了“致富密码”。年以来,该乡以*建为引领,带动各村持续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合理开发集体林地资源,陆续在北斗、平鸟等村发展起*精、丹参等中药材及桑蚕养殖等产业,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海拔米的平鸟村丹参种植基地,余亩的丹参茁壮生长。平鸟村*支部书记姜再富说:“乡里帮我们引进了赫章县的丹参企业,解决了种苗、技术和销售等问题,让我们底气很足。”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该基地丹参预计年产值万元以上,带动40多人就业,还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让村民从15%的产业利润中获得分红,进一步实现增收。向山高林密要效益,敏洞乡通过转变思路,将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敏洞乡*委书记欧明泰说。来源:贵州日报编辑杨胜荣二审胡朝辉三审韩立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j/14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又一大三甲将中成药拒之门外健识局J
- 下一篇文章: 分享一个茶饮方降血压降血脂降尿酸,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