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药槽点盘点有效性安全性未经明确证
每经记者周程程曾一度被称为“神药”的辅助用药,如今面临医院停用的状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一些辅助用药虽然在临床用量很大,但极少能够进入到相关领域的治疗指南中,这也说明辅助药物的大量使用并不符合专家推荐的诊疗规范。医院医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些辅助用药并没有严格的临床试验与数据来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对辅助用药的滥用,造成了医保资金的浪费。这种情况下,辅医院“大行其道”?接受采访的多位医药人士表示,除医生用药使用习惯以外,背后还可能存在着利益输送。辅助药普遍存在滥用现象从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药物综合数据库PDB分析医院药品销售额来看,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脑苷肌肽、核糖核酸II、复合辅酶等多种辅助用药位于前20名。多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医药界人士表示,一些辅助用药由于不合理应用,医院“冲”得太靠前。而辽宁等多地卫计委明确重点监控采购总金额排名前10的药品,正是为了遏制这种情况。数据显示,医院年停止使用的包括免疫调节剂、神经营养剂、肠外营养、中药注射等35种的辅助用药,在年的使用量超过万元。在今年第一季度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通报中,医院曾被六安市卫计委点名批评,其中就包含辅助用药滥用等因素。舒城县人民医院整改意见也明确指出这一问题,要求严格控制辅助用药,整治查处滥用参脉、丹红、小牛血清蛋白、质子泵抑制剂、果糖等“万能药”的不正常现象。医院一名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举例说,有些医生在进行肿瘤治疗时,由于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副反应,所以还会开具一些肿瘤辅助用药,用于止吐、增强免疫力等。但有时存在辅助用药使用过量的情况,由于这类药品价格较高,会加重患者负担。这种情况也被多地所重视。例如去年年底,甘肃省卫计委公布了37种辅助用药重点监控品种目录,其中就包含甘露聚糖肽、核糖核酸II、人参多糖、小牛脾提取物等多种肿瘤辅助用药。对于滥用的原因,有药企观察人士对记者直言,很多辅助用药被称为“神药”,就是因为可以广泛使用。“其实很多都是营养类的。用也行,不用也可以。用得多也行,用得少也行。”他说,在利益驱使下,“多用”的情况就容易发生。上述医院人士表示,实际上,医院是有要求临床药师要审核医生药方的,但是由于目前临床药师队伍缺乏,所以造成审核不严,此前未能在遏制辅助用药大量应用上发挥明显作用。广泛适用治疗效果存疑除辅助用药使用过于泛滥外,近年来,一些业内人士也对其疗效水平持质疑态度。医院医生表示,一些辅助用药在多种疾病上都进行使用,所以被称为“神药”,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严格的临床试验能证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就是说,一些辅助用药的疗效、不良风险都是不确定的。也不是说辅助用药就没有作用,而是它的作用压根就没有被证明过。”该医生举例说,奥拉西坦被称为神经保护剂,一些中国医生很喜欢使用,但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专业诊治指南的评价是“神经保护剂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医院药物销量排名靠前,就不合理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目前多地已将奥拉西坦列为重点药物进行监控,医院甚至对此直接予以停用。与奥拉西坦等药物相比,奥医院辅助药品目录则引发争议。有医生直言,奥美拉唑钠是消化科常用治疗药物,不应该归为辅助药物。对此,医院医生表示,奥美拉唑钠被严控的原因正是因为滥用。奥美拉唑钠确实是疗效确切的治疗用药,但现实中它已经远远超出了“治疗”用药的范围,被广泛用于“预防应激性溃疡”。“‘预防应激性溃疡’其实也是有一点循证证据的,只不过在中国这点证据被无限放大了,以至于不管什么手术,如切个包块,不管什么稍微重一点或就是普通内儿科疾病,比如儿童肺炎,用奥美拉唑钠的都大有人在。”他说。存在较大不良反应隐患辅助用药除了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以外,有些药物还存在不良反应。多名医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特别是一些中药注射剂类的辅助用药往往存在不良反应,需要重点监控。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年)》显示,当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例次(7.7%)。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占比51.3%。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十的药品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双*连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血栓通注射剂、丹参注射剂、香丹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今年9月,国家食药监总局通告召回出现不良反应批次的喜炎平、红花注射液,引发各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j/14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走遍中国发现地标秦岭天然药库国家地理标
- 下一篇文章: 药典规定的中药量为何不起效果效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