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暴雨期间,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璐琦院士紧急组织岗位专家梁慧珍团队、郭兰萍团队和郑州综合试验站鲁传涛团队等体系专家,对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受灾情况进行了初步调研评估,并提出了恢复生产建议。

一产业生产和受灾情况

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郑州市、焦作市、新乡市、洛阳市、南阳市、平顶山市、济源市、安阳市、鹤壁市、许昌市等地出现特大暴雨,强降雨中心位于郑州。17日8时至21日6时,河南省平均降水量达毫米,其中郑州市平均降水量.6毫米、郑州新密市白寨累计降水量 达毫米、郑州 气象观测站毫米,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已超当地年均降水量(郑州全年平均降水量为毫米)。

河南省中药材面积约万亩,其中栽培面积近万亩,此次特大暴雨对全省大部分中药材种植基地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受灾严重地区主要集中在郑州市、焦作市、嵩县、新乡市、禹州市、济源市等。其中,温县药材面积约3万亩,约90%的地块有积水,部分地块积水严重且排水困难。新乡市及郑州市周边的新密、巩义等地受灾面积较大,到目前为止约30%以上药材基地有积水。禹州市药材种植面积约50万亩,其中约12万亩有不同程度的受灾,主要是内涝和山体滑坡等。南阳市是河南省中药材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截止目前为止,邓州、社旗、唐河、卧龙的艾草示范基地均受到不同的渍害;淅川、社旗、新野等地的金银花基地受灾较重;方城部分丹参基地积水较重。

整体而言,目前各示范基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涝灾,但是,截至调研时间,河南省多地,尤其是豫北新乡、安阳等地,仍然处于强降雨过程当中,水涝灾害仍在发展,全省处于抗洪抢险当中。

二体系针对灾情开展的工作

1.及时联系各示范区,掌握受灾情况。通过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canf.com/dspj/9685.html